第1447章 伪装成女频篇的男频文:朕绝对不会宫斗(二十八)以及回放(第3/4页)
“这王大人从小就是咱们陛下的伴读,跟随在陛下近十年的光阴,陛下十一岁登基的时候,王大人就已经在其身边待了有四年了。”
“就别说陛下最为艰难的那六年,直到陛下真正的亲政了之后,小王大人才解除了伴读的头衔。”
“这小王大人与陛下可是共甘苦的情分,照我说啊,你们羡慕是羡慕不来的。”
被这么一说,这些从浙南或是更加偏远的地方考过来新科进士们就恍然大悟了。
真看不出来,平日间低调的都有些散漫的王大人竟然还有如此强大的关系呢。
他们原以为有一个首辅的爹已经很了不起了,现如今又平添了一个当皇帝的哥们,那这以后还不是平步青云?
就在翰林院的同事们为之羡慕不已的时候,被拖到了太和殿的王浩书却是满脸的不甘不愿。
他看着对方递给他的厚厚的一摞各地问安的奏折,精神正处在崩溃的边缘。
“陛下,您不能这样,这些各地的问安折子,代表了诸位臣工对于一个帝王的敬仰之情。”
“他们发自肺腑的想要对这个国家的最高领袖表达自己的敬意,你怎么能将这种满是情感的奏折交给臣来整理呢?”
对于王浩书的独特的说法,司徒景明毫不为之所动。
他低着头埋在一大堆的积压奏章之中头也不抬的说出了他的砝码。
“步家的姑娘最近将一本名为唐诗三百首的手稿送到了朕的手中。”
“她告知与其交易的密探说,随后还有宋词,元曲,等多种文学表现形式会出现在朕的案头。”
“王爱卿,这个工作你到底要不要做?若是你不想做的话,朕觉得应该有不少人也很喜欢这些瑰丽的诗词的。”
听到这里王浩书还有什么可想的吗?
他当然是答应下来了。
只不过略带不情不愿,对着一堆全是套路的奏折嘀嘀咕咕:“这都应该是一个帝王的工作,再不济还有翰林院侍读可以处理这些奏章的啊。”
“不就是看我阅读的速度够快,拼命的压榨我的潜力吗。”
大概是这声音着实不小,坐在上首的帝王却是轻笑了一下:“这可赖不到朕,按理来说,依照咱们从小的情分,朕是绝对不会这样对你的。”
“但是啊,朕曾经认识过一个神秘的人,他教给朕,如何做到物尽其用,也让朕知晓了,作为一个帝王怎么去放松自己。”
“朕挺感谢你的,王爱卿,加油吧,批完了奏折就将简练的内容夹到奏章之中,朕会根据里边的内容,做出相应的批阅的。”
“哎呀,又忙了一天,还真是累啊,朕回后宫松快松快,王爱卿若是干完了此项工作了,就去找一旁的安公公,他自然会将那三百首送到你的手中的。”
说完,坐在上首的司徒景明就伸了一个懒腰,晃晃悠悠的离开了太和殿。
只剩下了王浩书对着偌大的宫殿,发出了生无可恋的哀鸣。
在顾峥对此噗呲一笑的时候,屏幕又再一次的黑了下去。
那个最开始出现的本子又再一次的冒了出来。
还是那一双女人的手,沙沙沙的在上边画个不停。
待到镜头推进的时候,顾峥果然就看到了属于王浩书的设定。
人物设定:王浩书,王首辅次子,大魏国第一才子,清隽潇洒,风流倜傥,字子仁,年二十二。
与女主步莲因为一次文会相遇在大魏国的聚宾楼,对男扮女装的步莲一见倾心。
聪明的他拜服在女主的文采之下,并引为一辈子的知己。
在女主与诸多男主隐退之后,他与女主的联系也不曾断绝。
每隔数十日,两人就有飞鸽的传书。
在文学以及诗词方面进行惺惺相惜的传递。
是女主最贴心的蓝颜知己。
文字旁边的留白处,铅笔正勾勒出一个一身青衣,翠竹纹绣的清隽的男子。
他纤瘦却不孱弱,满身的墨香之气。
一把白玉扇,一根白玉簪,再简单的装扮,也难掩他书中自芳华的高洁气息。
啊,又是一个如此相像的形象。
顾峥挑了挑嘴唇就看到镜头再一次的转到了下一个人物的身上。
……
“噼里啪啦!”
“砰砰砰!”
再次亮起的镜头竟然给到了大魏国的都城,那条最繁华的商业街道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