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阅读背景:字体颜色:字体大小:[很小较小中等较大很大]

第962章 意义重大(第2/3页)

丝绢上虽然再也没有别的字,但任谁看到这幅丝绢,都会明白这幅丝绢上所画的地方,应该就是有关于传国玉玺的重要线索。

四位师父都是真正的大家,尤其是大师父和三师父,都是专精文保工作的大家,他俩一眼就能看出来这幅丝绢的历史最起码得有一千年了,因为那种急速氧化的效果是作伪做不出来的。

“我当时刚取出这幅丝绢的时候,丝绢还有鲁班盒内的内盒就开始氧化,幸亏我有准备,立刻把这幅丝绢进行了排氧塑封,这才保住了这幅丝绢。”

三师父很满意的点头道:“小靖,这件事你干的很不错,要不然,这幅丝绢一旦被氧化损毁,你可就失去了一条重要的线索。”

“是啊,三师父,当时就是因为保住了这幅丝绢,我才能最终发现这方传国玺啊。”

顿了顿,杨靖继续说道:“有了这幅丝绢之后,我就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寻找这种拥有十六座山峰以及一条大河的地方。幸亏现在网上什么都有,我花了几天的时间,才把范围缩小到了有限的几个位置。要说十六峰,最著名的莫过于长白山十六峰了,不过很显然,在那个时候画这幅丝绢的人是不可能把东西藏在长白十六峰的。于是我就继续找,最终把目标锁定在洛阳西北新安境内的黛眉十六峰了。”

“黛眉十六峰?”四师父蔡易若有所思的念叨了一句,“那地方我曾经去过,景色非常漂亮,而且山脚下就是小浪底水库。不过,这幅丝绢画成的历史显然很久远了,那时候肯定是没有小浪底水库,只有一条黄河啊。小靖,你这个判断很有道理,做的很棒。”

“嘿嘿,多谢四师父夸奖。”杨靖乐了,“于是我就抽空去了一趟小浪底,结果当我租了一艘快艇在小浪底水库行驶时,果然在那里发现了和丝绢上画的一模一样的十六座山峰,于是我就确定了越城观的具体位置。只不过,因为小浪底水库的修建,越城观所在的那个位置早就已经被水库淹没了,而且是在水面之下一百来米的位置……”

杨靖把怎么潜水发现越城观,并且发现了那个位于石碑后面那个山洞的过程讲了一遍,把众人听的都有点紧张。

“老杨,你就真的这么下潜了一百来米,也没有进行减压然后一头就钻进了那个山洞?你不怕得潜水病啊?”郭小襄在一旁担心的问道。

“呵呵,你也知道我那位师父曾经教给我两种功法,那可是咱们华夏正宗的道家功法,就好像小说中的内功一样,所以我有功法护身,倒也不怕得潜水病。”

“哎呀呀,你俩别歪楼,杨靖,赶紧说你进入到山洞之后的事情啊。”格格不乐意了,表达了严重的抗议。

“进入到山洞还有什么事啊?我发现了越城子,噢,也就是真正找到传国玉玺的那位道士留下的一个碑刻,上面清楚的记明了他当时是怎么出山,然后又怎么开始担任李从珂王朝的司天台中官正,最后李从珂给众大臣赐下鸩酒并带着他的老婆孩子纵火自坟,越城子又怎么在火场中发现传国玉玺然后悄悄带回到越城观的过程。喏,那个碑刻我当时也照下来了,就是这个。”

说着,杨靖把几张从不同角度拍摄的照片找了出来,递给了几位师父。

虽然因为光线的原因,照片拍摄的并不算很清楚,但也能看得清那座碑刻上所刻的内容。

“天祐元年,出师王屋山上清观,游历天下,彼时天下大乱,动荡不堪。天成三年,无意中发现此洞穴,惊叹其鬼斧神工,遂在外修建越城观并隐居于此。同光四年,结识唐突骑都指挥使李从珂……”

“……清泰元年,受吾皇邀请,入洛京任司天台中官正。清泰三年,叛臣石敬瑭起兵,洛京朝夕不保。危难之际,皇诏贫道觐见,问询退兵之策。奈何贫道只是一道人,如何能平天下?后皇日益焦虑,闰十一月,石敬瑭兵临洛京城下,皇欲行自我了断之事,苦劝无果。

皇携传国玺及太后、皇后、太子登玄武楼之际,赐众大臣以鸩酒,贫道亦在列。幸贫道多年行医,有所准备,饮下鸩酒并未当即毙命,遂眼看吾皇引火自焚。

火灭,贫道于火场中取传国玺,悄然出宫,回归道观。但奈何鸩酒毒性猛烈,余毒未清,贫道自知命不长久,遂在洞外修建机关封闭此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