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阅读背景:字体颜色:字体大小:[很小较小中等较大很大]

第475章 希望我们的下一代,不会再这样(第2/3页)

在过去五年,是美国的楼市繁荣发展的时期,但也产生了堆积如山的贷款违约案件、一家家破产倒闭的金融机构和卖不出去的空屋。

这一次的金融危机,对于实业的冲击尤为明显。

陈子峰回道:“就是一些电子产品的代加工,有手机以及电脑的零配件,还有MP3以及打印机,订单量还过得去,厂子的规模在我家乡那边不算小,但放到整个鲁省,乃至全国就显得微不足道了。”

柳云有些明白了,这种电子产品的代加工厂,全国各地都有不少,尤其是在沿海地区。最知名的莫过于富士康这样的跨国巨头,陈子峰父亲的工厂,可以看做是一个迷你的富士康。

网友们对于这种类型的工厂,在风评上都是极差的,讽刺这些企业为血汗工厂,赚着黑心钱。但许多地方的政府官员,却是比较热衷于引进这种类似的公司,原因很简单,既能解决当地民众的就业问题,又能提高GDP产量,一举两得。

陈子峰又继续说:“你应该知道富士康吧?”

柳云回道:“当然了。”

陈子锋说道:“其实我爸的工厂和富士康挺像的,只是它的缩小版甚至是破产版。富士康代工的都是一些国际的知名电子品牌诺基亚的手机,三星的手机,苹果的电脑,戴尔的电脑,惠普的电脑,INTEL的主板,这些都是肥地流油的大订单。”

“而我爸的厂子,代工的都只是一些国产的电子品牌,吃的也只能是一些残羹剩饭。你也知道的,订单跟市场的销量是密不可分的,而我们华夏的电子产品和欧美,日韩相比,都有着很大的差距。技术上的差距,会体现在市场份额上。”

柳云听后点头表示认同,也回道:“是这样,如果技术上差太多,即使价格上很便宜,也很难吸引消费者。”

他明白,从现在开始的未来十年之内,也是华夏的电子产品奋起直追,迎头赶上的十年。

未来的四大国产手机,华为的部分手机也是由代工厂生产,但几款旗舰机基本是自己旗下的工厂生产;OPPO和VIVO的母公司都是步步高,而步步高旗下本就有成熟的加工厂,所以这两款手机的产量基本由工厂完成供应;至于小米手机,自己没工厂,完全由别人的代工厂完全全部的生产和供货。

如果悠悠要进军手机行业,该怎么选,这是柳云曾经思考过的问题。

小米的模式首先被他给排除,这种授之以柄的方式,他一点都不喜。在个人情感上他比较趋向于华为的模式,但OPPO和VIVO的模式也能让他十分心动,完全的自产自销,不用看任何人的脸色行事。

手机芯片这种高端的东西,柳云没得选,只能找台积电来生产,这种技术壁垒难以攻破;但手机的组装和生产,如果再去找富士康那就真的只能看人脸色了。

这是前世很多国产手机商血淋淋的教训,毕竟富士康家大业大,从不缺少订单,那些美国的IT巨头公司都会不断地将一份又一份的巨量订单,送到老郭的面前,他不会在乎国产手机那些微不足道的订单量。

那种趾高气扬的脾气,很多华夏电子产品公司的老总都受过。

前世,柳云曾经在网上看到过一则传闻,虽然没被验证这件新闻的真实性,但也不太可能是空穴来风。

富士康为了取得更多苹果订单会故意拖延小米产量甚至品质放水。小米又能如何,忍气吞声呗。

没有自己的生产工厂,就会失去不少话语权。

柳云绝不允许重复这样的一幕,在他身上重现,这就像几年之前,他拿到魔兽的代理权之后,双管齐下,一边寻找新的代理游戏,一边自主研发游戏,让悠悠摆脱对于魔兽的依赖,为了让自己能够在暴雪公司面前的赢得话语权。

这一次,面对的环境不同,而这片战场更为广阔和残酷,但目的是一样的,自主话语权。

电话另一头的陈子峰,带着有些苦涩的语气问道:“柳云,老同学。你倒说说,我们华夏的电子产品有这么不堪吗?”

柳云微皱着眉头,似乎觉得这家伙话中有话,便道:“发生了什么?”

陈子峰笑道:“反应倒是你快,也不是什么大事,就是心理难受,想找人说说。”

柳云回道:“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