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九十五章 不爽(第2/3页)
但已经当了快20年参议员的麦凯恩,自然也是那种喜怒不形于色的人,很热情,笑得很灿烂,“你们公司的新产品,确实不错,我看到了你昨天披露的消息,我们期待着你能尽早推出那些新功能来。”
你居然都看了我昨天的那些报道,是你真的关心这些事呢,还是因为一些原因,你现在让人关注我?
“谢谢,欢迎您在方便的时候,到我们的园区造访。”两人才聊了几句,澳大利亚总理霍华德和同样戴着眼镜的TSNY总统姆卡帕联袂走进来。
“保持联系。”麦凯恩比划了个打电话的手势,快步走上主席台。
冯一平朝惠特曼灿烂的一笑,“谢谢你的介绍。”
惠特曼也是一笑,“不客气。”
估计她看出了冯一平话里的“必有后报”的意思。
冯一平相信,惠特曼也不可能指望麦凯恩在这样的公共场合,和冯一平不对付。
但是,这样不费什么成本,但却可能产生一些她所希望的后果的事,顺手做一下,又有什么不好?
当然,冯一平其实也无所谓,别看他这会称麦凯恩先生,但如果是在私下,他自然会称对方为约翰,顶多在前面加上一个老字。
以他现在的资本,就是罗姆尼和麦凯恩联合起来和他过不去,可能会有些额外的麻烦,但他还真不怕。
在国内,对当权者要保持尊重,但在美国,尤其是对这些靠竞选维持地位的政治人物,富豪还真不担心。
就比如说美国最大的私企之一的科氏企业的科氏兄弟,就先后斥资数十亿美元,来资助他们看好的政治人物。
以美国人的商人习气,麦凯恩他们,怎么会下大力气跟冯一平过不去?万一冯一平也学科氏兄弟,他岂不是抓瞎了?
何况还有自己大力支持的小奥黑不是?
“惠特曼。”康明斯看着那边说了一句。
他自然了解布坎南的过往,之后自然也能知道惠特曼刚才的介绍,并不是出于好心。
冯一平摇摇头,“没关系。”
时间还长着呢!
……
台上,主持人已经介绍起非洲的现状来,总之两个字,“穷”加“乱”,所以总结下来就一个字,“苦。”
要是换做以前,冯一平也会挺赞同这位的介绍,但是现在,他心底有些摇头。
应该说,国内的大多数民众,对非洲的印象,一般应该是这样的:广袤的沙漠,以及动物世界里反复呈现的旱季时干裂的草原,数量众多的野生动物。
所以他们自然环境很差,尤其是干旱,天气又热,所以土地贫瘠,种不出粮食,所以穷,经常灾荒,所以经常发生战争。
这种认识,真的非常片面。
非洲沙漠是大,一个撒哈拉的面积,就差点比肩我们国家的陆地面积。
但是整个非洲,真的非常干旱吗?还真不是。
从塞内加尔到也门一线以南,或者说撒哈拉以南,就绝不是什么绝对干旱的地方,最差的,其实也就大致相当于我们西北干旱地区。
非洲中部再往南,其实干旱就不是个问题。
举个大家可能都知道的国家,刚果,它的年均降雨量有多少呢?大致跟泰国相当,哪里会干旱?
再说他们的土地。
资深球迷应该知道一个国家,喀麦隆,他们曾经晋身世界杯8强。
他们那,因为气候合适,雨水充沛,其结果就是,你种下的农作物,种一次,能连着收获几年。
比如说,春天撒下一颗黄瓜籽,接下来的几年,几乎每个月,你都能摘黄瓜……
这样好的环境,你指望他们精耕细作,那是不可能的,都很粗放,大多数连地都不翻,化肥,自然也用得少。
农药也用得少,加上那样的环境孕育出来的害虫,也确实厉害……
综合来说,因为自身的不努力,他们的农业产量,是真不高。
再加上天灾总是免不了的。
有时候,也会长时间干旱,或者有些年,有些地方的雨季,会迟上一段时间,本来这也没关系,但更致命的问题是,就是那边的农民,也很少有储存食物的习惯。
所以一旦干旱起来,后果就相当严重。
好像有这样一个说法,撒哈拉以南的非洲,雨季推迟一个月,就会开始出现饥荒,推迟一个半月,每多一天,就会多饿死十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