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19章 现在和将来(第3/4页)
但也就是和内地合作而已了,就如同他以后自己说的那样,并不存在谁亏欠谁,也不用记他的人情。
胡印湘不同,这也是一位非常死忠内地的人,虽然他也在和内地的生意中赚了很多钱,但论起感情来,绝对要比李超人好得多。
胡印湘出身于富贵家庭,但自己是一手创办了合和实业,如今正在修建的预计香江第一高楼的66层的合和中心,就是他的手笔。
这个人虽然是香江出生的,又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毕业的,但对内地的认同感非常的深。
合和实业虽然只是在粤东境内发展,但他却投资了数十个项目,捐助了数十亿给学校教育、基础建设等等,在粤东境内的声誉是非常的高。
实际上在霍瑛东渐渐的年老之后,80-90年代,就是胡印湘一手撑起了香江富豪内地投资的大旗,为大家做榜样的。
李超人的长和系、和黄系大规模的进入内地,也不过是90年代过后,大局已定的时候了。
在如今来说,这一群嚷着要去内地发展开工厂的富豪们,除了霍瑛东是真正的富豪之外,并没有太多能挑大梁的人物。
合和实业现在还不大,长江实业就更一般了。
而其余的一群小富豪们,还不如胡印湘和李超人呢。
所以这个声势没有造起来,在瑟口工业园区开业以后,只有零零碎碎数十家的香江公司过去开设工厂,显得有些雷声大雨点小。
邱得根听到殷俊顺口就这么说出来,心里一笑。
殷俊果然不是那种一心埋头在剧本这种小事情身上的人,他对时事的了解,对一些重大事情的分析,都是很有一套的。
想想也是,如果殷俊是那种书生的话,怎么可能对荔园和海洋公园的优劣了解得那么深入,并且几招就帮自己让荔园反超了海洋公园呢?
当初殷俊和自己第一次见面的时候,就说起了荔园不如海洋公园的话,那时候自己还以为他只是说说而已。
现在回想一下,想必在那个时候,殷俊就对两者的优劣得失有了一番衡量的吧。
如果不是自己对殷俊很不错,恐怕殷俊也根本不会把这些计谋说出来,也不会有今天的远东酒店集团项目的如日中天了。
远东酒店上市项目,早在1月份的时候就开始展开了。
委托方是新鸿基证券公司,公司总裁冯景喜对这个项目特别的重视,亲自挂帅来操作。
最近反馈回来的消息,投资市场对于远东酒店集团非常看好,特别是大火的荔园和宋城资产的注入,还有在宝岛和新加坡启动的新荔园游乐场的项目,让人们觉得远东酒店集团的发展大有可为,对远东酒店的估值是越来越高,已经比最初的估算多了30%。
按照冯景喜的反馈,如果运作得好的话,上市之前的估值就能达到6亿,上市后很有可能短期之内就突破8亿,10亿才是远东酒店集团的稳定价位。
要是真是那样好的话,邱得根真是赚翻了!
他当时的第一个反应就是,做公司上市,果然是比做实业要暴利多了。
而能让他发大财的最大功臣,也正是面前的殷俊。
“前几天,霍老爷子找到了我,问我有没有想法,我还没有回复他。”邱得根琢磨着道,“阿俊你认为我该不该加入进去?”
“邱伯你自己怎么想的?”殷俊问道。
“内地的发展非常广阔,一定是前途无量。但我最近不是在宝岛准备修建一个新荔园游乐场吗?我担心这样对这个计划有影响,然后对远东酒店集团的上市也有影响。”邱得根显得有些为难。
“那就暂时不去吧。”殷俊和声的道,“根据我的估计,这个瑟口工业园区不算是很成熟,估计潜力也不大。而内地和宝岛的关系,也不可能一直这么僵硬着,总有破冰的一天。少则两三年,多则五六年,应该就会有不少的转机的。到了那个时候,邱伯你再挥师北上,进军内地市场,也是为时不晚。”
邱得根点点头,又问道:“你认为内地的发展,真的能成功吗?”
“肯定能行。”殷俊正色了起来,“别看内地现在很困难,但他们却拥有无穷的潜力。特别是人口红利这一块,内地有超过12亿的人口,青壮年非常多,正适合许多工业制造业生产的工作。如今全球的工业制造业都在向劳动资本便宜的地方转移,还有什么地方比内地更加合适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