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重阳(第4/5页)
“啊?!”元曜抬头四望,但见溪水明如玉,山野遍金黄,远处的田陌中有农人正在辛勤劳作,村落中炊烟缓缓升起,田园风光一片温馨静美。
元曜有些惭愧,认为白姬说的有理,这样美好的秋日确实不该在愁闷中渡过。
元曜道:“多谢白姬提醒,小生确实不该愁闷地虚掷光阴。”
白姬走进院子,将马缰递给元曜,道:“那么,轩之就去做事,来充实光阴。先把马牵入马厩,再沏一壶香茶,顺便去厨房给我拿一些吃的点心来,然后再去取一些朱砂,一支毛笔,一个箭囊。如果没有朱砂,家禽的血也可以。”
元曜的脸青了,道:“请不要用随意使唤来充实小生的人生!”
“嘻嘻。”白姬诡笑。
元曜把马牵入马厩,请朱墨沏了一壶茶,又去拿了一些点心给白姬,然后去找来了朱砂、毛笔和箭囊。白姬坐在院子中悠闲地吃点心,元曜忙完之后,在她对面坐下,望着那一张漆黑的弓。
“白姬,这就是天枢弓吗?”
白姬点头,道:“对。”
“箭呢?只有弓,没有箭吗?”
白姬喝了一口茶,道:“日、月、星三箭都非有形之箭,肉眼看不见。”
元曜挠头,道:“看不见的箭?”
白姬笑道:“对,看不见的箭。”
喝完了茶,吃完了点心,白姬开始用朱砂在地上画符阵。符阵画好之后,她把箭囊放在符阵中央,就去客房睡觉了。
“啊,太累了,先去睡一觉。”
元曜望着朱砂符阵,不知道是不是错觉,他觉得符阵中的阳光格外刺目,仿佛所有阳光都聚集在了符阵中,如流水一般汇入箭囊。
下午,离奴提着菊花酒,背着重阳糕,还拎了一条大鲤鱼来了。
离奴对元曜笑道:“书呆子,爷来过重阳节了。”
元曜还在生气,不理会离奴,挥袖走开。
离奴“嘿嘿”了一声,也不放在心上。
傍晚,太阳下山时,白姬收了朱砂符阵中的箭囊。她将皮革箭囊扎紧,好像生怕箭囊中的东西溢走。
元曜问道:“这箭囊中装着什么?”
“日光。”白姬答道。
“日光?”
“对,晚上没有日光,所以白天把日光收集起来,供晚上用。”
白姬收好箭囊,拉元曜去吃饭:“走吧,轩之,吃饭去了哟。”
昨晚没有等到陶渊明,王维的神色十分悲伤,看上去很颓然。他没有胃口,几乎都没动筷子。
白姬见了,淡淡一笑。
王维望了一眼木案上的菜肴,皱眉道:“今天的菜肴怎么都是鱼?”
朱墨侍立在一边,苦着脸道:“今天的菜都是白姬姑娘的仆人--那个叫离奴的家伙抢着去做的,他就只做了鱼。”
元曜冷汗。
厨房中,一只黑猫蹲在灶台上,大口大口地吃着烤鱼,喝着鲜美的鱼汤,十分满足和惬意。
吃过晚饭之后,王维又把自己关进了书房,他坐在灯下写一些什么。
弦月升起,星光闪烁。
白姬望着夜空,十分满意:“今夜有星有月,很好。”
白姬进入王维的书房,和他说了一会儿话,她再出来时,陶渊明也走了出来。陶渊明的身影十分淡薄,仿佛一阵风吹来,就会将它吹散无痕。
元曜见书房中没有动静,灯也熄灭了,心中感到奇怪:“摩诘呢?”
白姬道:“睡着了。接下来要去做的事情有些危险,陶先生不希望王公子去。”
陶渊明回头望了一眼漆黑的书房,虚弱地笑道:“我不希望摩诘遇到危险。也许,这是我最后一次出现了。”
刚才,白姬在书房中对王维说,她可以让陶渊明出现。王维拿出了仅剩的指甲大小的一块桃核墨,白姬在砚台中研开,陶渊明出现了。
白姬说,她将去杀死梼杌,希望陶渊明作为诱饵随行,引梼杌出来。
王维不愿意让陶渊明冒险,陶渊明却答应了。因为如果能够杀死梼杌,王维就安全了。
王维坚持要和陶渊明一起去,陶渊明不答应。
白姬也不想让王维去,就让他睡了过去。
陶渊明知道这一去凶多吉少,也许再也见不到王维,就用桃核墨写下了一首诗,作为与王维的告别。
“白姬,你要去哪里?”元曜问道。
“去杀死梼杌。这一次,太危险了,我就不带轩之去了。”白姬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