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五章 女主角?(第3/5页)
是啊,桓温虽然在篡权夺位的最后一步功败垂成,遗臭万年。但人家这一生的确活得精彩,这波澜壮阔的人生比远比霍去病这二十多岁早逝的年轻人,以及甘罗这少年郎要有滋味。
甚至跟白起比,纵然白起身后名气大,但在生前经历上,被逼杀的白起未必比桓温的结局好多少。
感受到桓温的蔑视,在场众人一个比一个扎心,就连姬乐也开始扶额。
是啊,桓温活得久,一生跌宕起伏,精彩非常。他这二十三岁被车撞死的青年,貌似都忍不住有些嫉妒。
嗯,那就让剧本里好好作弄他!
姬乐和白起眼神交错,心有灵犀的微微一笑。
他戾气较重,少年时性格和暮年不同。那么我们就好好磨一磨他的性子,帮他“历练”。
……
甘罗虽天资聪颖,但在场众人有一个算一个,皆非易于之辈。
很快,甘罗被几人接连辩驳,差点被迫答应下来,跟姬乐签合约。
但在最后一刻,他反应过来,一脸羞恼地逃走。
从灵宫出来后,甘罗心中羞耻,忍不住在水边打量自己的身材。
虽然水中倒影俊秀,但比那些武将、大人们确实少了几分英气。
就算是穿着朝服、礼服,也跟那些肃穆威严的大人们有所差距。
“我和陛下结契,身材难以成长。不如去寻几位长者讨教良策?”
养生健身之术,甘罗首先想到明宫药王殿的几位名医。于是,他从市井买了两斤鲜果,直奔明宫拜访华佗、岐伯以及最近降灵的张仲景、扁鹊。
这几位大佬都非姬乐亲手降灵。
华佗是活人穿越,如今凭借肉身已然成仙。而岐伯等是某位明宫医师被姬乐扔到殖民地后,自行降灵的帮手。
那位姓李的医师降灵帮手们也大多跟医道有关。
第一个降灵的,是岐伯。昔年轩辕帝时人物,也是华夏医道的起源人物。不亚于昔年姬乐降灵史皇氏。
第二个是扁鹊,诸子百家中的医家人物。
在后来,张仲景等几个名医纷纷降灵。
在这群医师大佬们的鼓捣下,这个殖民地和妇好、南宫清妏经营的娲皇盛世还有所不同。他们将自己打造的赤县神州,称作神农治世。
以神农帝为祖师爷,以医家理念治国。
甘罗到来时,正巧岐伯正跟华佗探讨医家理念。
“国如人,治国如治病。然病有内外之症,国亦有内外之祸。”
这些医道高手将国家视作人体,将国祸视作病症。以医者治病的理念进行治国。
岐伯曰:“我等和扁鹊同立医家,小而医人,大而治国。此乃医者济世之心。”
华佗沉思:“倒有几分儒家修身治国的味道。”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万物之理莫不如此。”
正聊着,忽然看到甘罗进来,便引他入室。
甘罗年幼,虽年代较早。但对许多年长者而言,反倒把甘罗视作晚辈。
尤其是妇好和司马兴男,最喜欢捏甘罗的脸蛋。
岐伯笑问:“你不在陛下跟前侍奉,怎么得空探望我二人?”
甘罗扭扭捏捏,见四下无人,才询问如何成长身体。
华佗眉头一皱,觉得事情不对,奇道:“你乃魂灵具现,定格于少年,如何成长?何况,你又为何询问此言?”
甘罗支支吾吾:“两位伯翁乃传世名医,只管说能不能做?”
二人相互对视,华佗道:“身体变化在赤县神州或许难做。但此世有玄术妙法,自然不难。可你到底为何寻求此法?”
见实在瞒不过去,甘罗才把自己在灵宫被众人调笑的事给说了。
听罢,岐伯连连摇头失笑。
华佗面色无语,心道:陛下也真是的,明知稚龄乃甘罗之疾,却偏偏以此嘲笑。还有霍将军说什么“通精”,陛下也不拦着点。
于是,华佗劝慰道:“那些家伙皆是成家立室的浑人,你何必跟他们一般见识?”
不论是武安君、冠军侯亦或者恒宣武,哪个不是妻妾成群,子孙繁衍的人?
哦,对了,霍去病儿子没了。
就算那灵宫中的陛下也常流连幽宫女闾。你甘罗再聪明,再天才,一个元阳未破的小童,在这一行哪是那些老油子的对手?
岐伯也道:“少年精贵,需宜养身。历朝王宫虽有催精之术,但伤身害命,岂能乱用?你跟他们比什么,也万万不可损耗自家精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