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阅读背景:字体颜色:字体大小:[很小较小中等较大很大]

Charpter 4 你在山的另一边,听到我的歌吗?(第4/5页)

犹豫再三,他还是回复了佳娴:“我已到怒江,一切安好,勿念!山里经常没有信号,出来后联系!”

踏踏实实睡了一个大懒觉,再一睁眼已经十点多了。“蚂蟥嫂”特意为他煮了一大碗香气诱人的山珍炸酱面,饱餐战饭之后,韩逍带齐相机装备走出了“德拉姆”。这次他没有开车,而是借了店里的一辆山地脚踏车,沿着上山的公路向石门关骑去。

天气明媚,晴空万里。大朵的白云在蔚蓝色的天际飘荡,高原的强烈阳光透遍了丙中洛的每一片山坡。山峦清澈,草木如茵,农田层叠,炊烟袅袅。韩逍望着如此仙境,难以抑制心中的狂喜,不由得暗自艳羡起这里居住的人们。

来到石门关,便可见到两座垂直的悬崖峭壁屹立在怒江两岸,活似两根石柱插入云端。顺着沿江公路回转可绕过石门关,怒江大转弯的对面高山上有一个可俯瞰全景的观景台。韩逍从山坡的简易防火道往上骑,一直骑到连单车也不好行驶的山路前。他放好单车,徒步继续前行,大约又走了五十分钟,才到达那个观景台。

俯身向崖下的大峡谷望去,整个“怒江第一湾”的轮廓尽收眼底——壮丽的怒江,在流经丙中洛乡日丹村附近,由于王箐大悬岩绝壁的阻隔,江水改向,流出三百余米后,又被丹拉大山挡住去路,只好再次调头向东急转,形成了一个半圆形大湾。

拍过第一湾的全景,已是傍晚时分。韩逍举目远眺,银装素裹的嘎瓦噶普雪山被霞光渲染,好似一条金色巨龙腾空跃起,巍峨苍郁的高山张开臂膀,从四面将它环抱;两条菁河如洁白的哈达,飘在她的胸前;而怒江俨然就是一位激昂的男低音歌手在他们的脚下高唱。

韩逍几番人世感慨,于暮色苍茫中原路而返。

晚上,他特意去拜访了一下重丁村赫赫有名的天主教堂管理人——丁大妈。她开设了一家规模不小的家庭旅馆,在田壮壮的影片里也记录了她的故事。闻名不如一见,丁大妈精神矍铄、勤劳健朗,浑身透着一股果敢又睿智的神韵。只是与她的简单交流,便让韩逍深有感悟——原来一段段动人的生命历程,藏在雪白发丝间、刻在沟壑深纹间。耄耋之年人家尚且有梦爱追梦,风华正茂的少年、活力无限的青年、当打之年的中年,还有什么理由再蹉跎呢?

转过天来,韩逍开车往峡谷深处的四季桶、秋那桶两个村寨进发。

本来褚遥所在的雾里村也在这条路线上,他应该可以独自步行穿过栈道到达那里,但一想到次日便能见面,他生生把这个欲望压了下去。

清晨的丙中洛,静谧如画,仿佛不食人间烟火的仙境蓬莱。车子开出镇中街时,韩逍有种极不真实的错觉,就仿佛穿过自己的梦境,实不忍让车声打破雾气蒸腾的安宁。

走了一段,他眼前好像出现了一片海市蜃楼。

远远的青山脚下,斜躺着一片黄绿绒毯般的平坝,上面零星点缀着十几幢农舍。青黑的轮廓玲珑精巧,隐约的阡陌间麦田金黄,那不经意升起的炊烟与山岚彼此呼应,恰到好处地朦胧怒江的完美曲线。幽幽远远、缥缥缈缈,那不是人间的伊甸园又是什么?

毋庸置疑,这一定是雾里村!

韩逍停下车,静静地远望恬静怡然的美景。毫无造作而又浑然天成,这不正是褚遥身上那种深深吸引着他的气质么?关于那晚的诸多美好遐想再次浮现,无论如何都不能抹去。

自己是不是疯了,怎会如此迷恋一份虚无缥缈、难有归属的情感呢? 你在山的另一边,听到我的歌吗?许久之后,韩逍对这份莫名的痴狂摇了摇头,慢慢地回过身,发动了车子。

地势越来越险峭,道路却变得愈发狭窄而糟糕。这里的很多路面都是用巨木烂石碎渣垫起来的,被山上的瀑布溪水几番肆无忌惮地冲刷之后,早已惨不忍睹。车子经过时就如醉汉一般东倒西歪,韩逍在颠簸中也有点战战兢兢起来。

双手紧握方向盘,放慢车速,仔细观察路况,再不敢怠慢。一次遇到会车,两边都收了反光镜才勉强蹭过。当时,韩逍的左侧车轮距悬崖不足十公分,身经百战的他也被惊出一身冷汗。

快到秋那桶村的地方是一个三岔路口,向右上山是秋那桶,而直行的碎石路则是通往西藏察隅——著名的丙察察线路。这里的交通基本是靠天吃饭时断时续,路况非常复杂,就算通畅的季节也只有越野车能勉强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