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百姓上访,该当何罪(第4/5页)

唐天明知道容浩会点自己名的。他将茶杯盖盖上,笑了笑,说:“既然容主任点名了,我就先来说几句。先说有先说的好处,不怕跟别人重复;另外,就是不怕丑。我是砖嘛,先说是为了引玉。阎书记来调研驻京办存留问题,我觉得十分有必要。驻京办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兴起后,到现在有一万多家了。作用很大,问题很多。国办最近发文要求撤销县级和行业驻京办,从我个人来说,当然难以接受;但细想,从国家的大政方针和全局来看,我支持。”

张会长和焦会长听到这,开始议论了。唐天明也不管,继续道:“我支持,但不代表我就绝对执行。我觉得撤的前提,是解决好相关的制度问题。怎么样让县一级与中央有更多的沟通机会?怎样让项目资金分配更趋向于合理和公平?我觉得,这是我们各级要给上面汇报的,要引起上层重视的。驻京办一撤了之,容易;撤了后怎么办?且不说维稳、信访等,就是争资金跑项目这一块,是不是会从明的变成了暗的,变成了‘潜性’的?”

阎志点点头,唐天明喝了口茶,又点了支烟,才接着说:“理顺关系,完善制度,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当然,目前我们可能问不了这么多。目前我们面临的就是一个问题:撤,还是不撤。这一点,只有阎书记才能决定。一旦定了撤,也快,可能一夜之间,就没了。如果不撤,或者……那得有个预案。这事我也向宗仁书记和哲成县长汇报过,他们的态度是服从市委安排。”

“说得好!”阎志笑着道:“唐主任考虑得深,很有参考价值。其他同志也都说说嘛,你们都是与驻京办密切相关的,你们不说,谁来说?是吧?哈哈!”

张会长早已按捺不住了,一开口就冲:“为什么要撤?我们撤了,留下利益,给他们?我不同意。何况我们也不是驻京办,我们是清风文化研究会。”

“老张,这事就别较真了。研究会也罢,驻京办也罢,都是一个样。”容浩插嘴道。

“那哪能一个样?”张会长还在说,费如东打断了他的话,说:“其他同志也都说说。总体上要有理性,现在不是发脾气的时候,也不是负气的时候。负气解决不了问题,是吧?还有谁?说吧!”

焦会长这时清了下嗓子,道:“我同意刚才唐主任的意见,但是,我也不同意执行的观点。驻京办无论是何种形式,保留是必须的。我建议市里好好研究一下,拿出个方案。比如就叫老乡会,怎么样?”

“那是不可能的。任何形式的潜性存在,都是不允许的。”容浩说:“要是能叫老乡会,那还叫撤?换汤不换药嘛!”

“那?”焦会长涨着脸道:“那怎么办?真的就撤了?”

刘梅一直在边上听着,时不时地皱着眉头。费如东问:“这位刘主任,也谈谈?我听容主任说,刘主任相当出色的啊!”

“不敢当。”刘梅将手中正拿着的手机放到桌上,说:“驻京办撤,是大势所趋。其实我们没有必要研究。中央决定,能不执行?我倒觉得现在要研究的是撤了之后怎么办?是不再回来了,还是有些人说的移师天津,或者廊坊?甚至还是明撤暗留,不挂牌子,照样行使职能?”

“这个问得好!”阎志书记笑着道:“大家都来回答下刘主任的问题。”

容浩说:“刘主任关心的问题,事实上我一直也在思考。对驻京办的去留,大的形势是没得变的。现在微妙的是,采用什么方式,既不违反中央政策,又能将县级驻京办的职能发挥出来。我有个建议,当然还不成熟,阎书记来调研,我就说出来,以供大家参考。”

刘梅手机响了,她看了下,出门去了。

容浩道:“如果真到了万不得已必须要撤,我建议市里扩大南州市驻京办的规模。在现有人员基础上,增加10人以上。为什么说10人以上呢?这是考虑到10个县,每个县至少一个。在市驻京办下面设立一科、二科、三科,每个科由3到4个县驻京人员组成。承担的工作,还是现在各县驻京办所承担的工作。财政供给,可由市里统一解决,与县再核算。人员编制仍然放各县原单位。这样,国办文件中的两条,一是经费供给渠道,二是人员编制,都没有问题了。不过,如果这样,市级摊子就过大,也会带来一些问题。比如管理问题、协调问题,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