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阅读背景:字体颜色:字体大小:[很小较小中等较大很大]

第一章(第3/15页)

李良很清楚徐永年这次亲自到益州来除了指导破案,搞不好还要拿他这个局长开刀。益州的社会治安一直不太好,队伍调整时,徐永年特地把自己最信任的李良调到益州来,目的是希望李良能打开新的局面。

现在倒好,新的局面没打开,好莱坞的枪战大片却在益州上演了。

等待徐永年的这两个多小时里,李良感觉自己的大脑完全木了。他不知道,接下来这场注定要震惊全国的大案,最终会演变成什么奶奶样。

内心无限凄凉的李良就这么站在无限凄凉的夜色中等待着徐永年的到来。

好在徐永年的车队即将到来时,李良接到了苏岩一个并不凄凉的电话:“局长,那两个人我全都抓到了!”

06

苏岩自己也没想到能这么快就把钱凯和吴立波抓住。

众目睽睽之下,钱凯、吴立波那么从容地杀人,那么从容地离去。苏岩起初以为钱凯、吴立波一定是经过了精心预谋。既然有预谋,那就一定事先做好了逃跑预备。

真那样的话,迅速地抓到他们俩一定得有巨大的难度。

意外的是,抓他们俩一点儿难度都没有。

钱凯、吴立波杀完人之后,就换了手机,换了车,准备逃到云南。

正常来说,他们这样做搁过去也同样不好抓,可现在的公安系统早已今非夕比,各种侦查手段应有尽有。

钱凯、吴立波在郊区准备换乘卡车离开时,就被预先埋伏的苏岩等人摁倒在地。

两个人被戴上了手铐后,苏岩都不相信这是真的。他直接问钱凯、吴立波:“下午,真是你们俩开的枪吗?”

这时的钱凯、吴立波仍然沉浸在毒品的幻觉中,他们俩竟得意地说:“对呀,就是我们俩开的枪呀!我们俩把梭子里的子弹全都打光了!”

07

即便知道了两名案犯被迅速地抓获,徐永年依然满脸冰霜,在二楼小会议室,面对着市局主要领导,他拍着桌子,大声地说:

“我万万没有想到,你们益州的社会治安竟然严峻到这个地步。光天化日之下,两名歹徒竟敢持枪,在众目睽睽之下,连杀三人!你们预防工作是怎么做的?凶案发生时,你们的局领导在哪里?你们的广大公安干警在哪里?”

虽然徐永年劈头盖脸地把大家说得面面相觑,但李良没太在意,他很了解徐永年,开始的狠批评意味着接下来是狠表扬。

果然,徐永年批评完之后,就开始热情洋溢了:

“益州市局在案发后这么短的时间里,就能将犯罪嫌疑人悉数抓获,这同样令我没有想到。看起来,你们益州市局已经在险恶的环境中,锻炼出了一支过硬的刑侦队伍。作为厅里过去一直搞刑侦的老同志,我感到很欣慰,我为全省刑侦能有这样一支队伍,感到骄傲。”

公安工作主要是打击和预防。发生这么大的血案,防范虽然没做好,但能迅速地破案,对益州市公安工作表扬表扬一点儿也不为过。

表扬完之后,徐永年提出了具体要求:“接下来,我希望你们能够再接再厉,再破大案。益州现在的治安环境如此严峻,决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通过这起涉枪‘严暴’案件的侦破,希望你们能够‘一案带多案’,尽最大可能,深挖余罪,让益州市的社会治安来一次大转变!”

08

案件发生后,警察破案不是像电视上演的那样,傻呵呵地只盯着自己手头这一个案子。中国警力严重不足,每个一线警察手里都同时捏着几个案子。所以,无论侦破哪个案子,警察都要“由人到案”或“由案到人”。“一案带多案”是每个一线警察的工作常态。

为了深挖余罪,苏岩刚刚抓到钱凯、吴立波,就开始了“一案带多案”。

苏岩是刑警支队负责“命案”的大队长,钱凯、吴立波在他的辖区干出了这样惊人的血案,苏岩气得恨不能扒了他俩的皮。但苏岩现在一点也没看出生气的样子,反而在车里就开始给钱凯、吴立波掏烟点烟,弄得像亲兄弟似的。

钱凯、吴立波还处在毒品的幻觉里,这对苏岩是机会。处在幻觉里的钱凯、吴立波感觉自己无比地了不起。苏岩就用温柔的方式,帮着他们继续着这种了不起。

钱凯说:“我把枪口顶在了聂树远的脑门上,我亲眼看到他的脑浆被打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