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洪水猛兽(第2/4页)
范海会听说过曾经出任过驻缅大使的这个年轻市长,也知道这位年轻市长在外交系统时,便很得董部长赏识,而且地市的经贸团而已,董部长亲自打电话过问,由不得他不重视。
纽约有影响力的媒体,每天领事馆都有专门的工作人员进行阅读分类和分析,臭名昭著的反共女议员,刊登涉及国内潜逃人员的声明,马上引起了相关工作人员的注意,不但报纸送上了范海会的案头,更有专人开始动用各种渠道打听这件事。
但范海会直觉上知道,这件事应该和陆铮有关,陆铮和联邦参议员布朗会面是范海会努力促成的,范海会也同样知道,在同布朗会面后,陆铮又在一家西餐厅和麦凯恩夫人有过短短时间的接触,他是从什么渠道能接触到麦凯恩夫人,范海会却是全然不知了。
而且,总觉得,李长根事件被扯进共和、民主两党对参议员席位的争夺是一个局,是一个李长根刚刚潜逃美国就开始布的局,只是,怎么也想不透其中的关键,比如,为什么麦凯恩夫人的竞选团队会被错误信息引导?麦凯恩夫人一贯对中国持批评立场,李长根到底是不是罪犯对她来说根本无关轻重,她可以有一百个理由施压移民局批准李长根的避难申请,但是,在竞选演说中引申出李长根的虚构悲情故事,这却又是另一种局面了。
不过为什么李长根事件会发展到现今的情势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麦凯恩夫人团队的失误使得李长根事件开始向截然不同的方向发展。
“今天的纽约时报,麦凯恩刊登了道歉声明。”范海会笑着说。
陆铮倒也不隐瞒,点点头:“我看到了。”
范海会笑道:“我估计你也看到了。”又说:“李长根事件发展到现在,我认为,将会有两个可能,第一个,移民局快速的批准李长根避难申请;第二个,当然也是我们所希望的,就是移民局拒绝李长根申请,将其驱逐出境。不管哪一种可能,麦凯恩必然会施加影响力使这件事尽快了结,她不会容忍这个申请进入漫长的申诉程序,那样,可以拖几年甚至十几年,而且可能时不时进入公众的视野,麦凯恩是不会允许出现这样的局面的。”
陆铮微微点头,说:“我也是这样想。”
范海会又笑着说:“我可以给你透露一个消息,负责和李长根面谈的移民官是麦凯恩议员的忠实拥趸,我想,这可能也会影响李长根事件的发展。”
陆铮默默点头,其实这些信息他早就知道,还没来美国之前就知道的一清二楚。
休息室的门是敞开的,范海会看到门口有工作人员站着,便对他招手,问:“小李,什么事情?”
小李快步走过来,在范海会身边低声汇报了几句。
范海会就是一笑,对陆铮道:“是这样的,参加今天酒会的有一位纽约时报的记者,希望能采访你。”
陆铮笑道:“点名采访我?”
范海会点点头。
陆铮琢磨了一下,说:“你觉得我可以接受采访吗?”
范海会就笑:“你这可把我难住了,怎么说呢,西方媒体的记者都很不好对付,这点你应该清楚,但是如果你觉得能控制住场面,同他们打交道也没什么坏处。一切都在你,国内方面你放心,我会帮你报备,不会出什么麻烦。”
范海会和陆铮一样是正厅级干部,但陆铮是管理数百万人口正勃勃发展的国内新兴经济大市的市长,而且范海会对陆铮的背景还是有一定了解的,却没想到,陆铮这个人很谦逊,很客气,真是到了你的地盘你做主一般,什么事情都征询下自己的意见。是以范海会对陆铮印象相当的好,最后这番话也算极诚恳了。
陆铮想了想,说:“行,那我和他约个时间吧。”
范海会微微点头,“我也尽快帮你把这个记者的资料准备一下。”
实则陆铮的渠道自然比范海会多得多,但也只是微笑,说了声“谢谢。”
……
在陆铮准备回国的前一天晚上,在明珠大酒店的商务套房,见到了这位纽约时报的年轻记者。
此时陆铮对他的了解已经远远超出他的想象。
莱昂纳多·史密斯,今年二十九岁,并不是什么名校毕业,但却特别拼搏,虽然资历较浅,但已经被主编调升为全国新闻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