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换届选举突生变故 选举时出现印字的水杯(第3/7页)
这既是亲热,又表达了态度。
晚上,季海洋打来了电话,道:“我约了几位团长谈事,你过来见个面。”
季海洋是财神爷,他主动约请了参会的几个重点部门的头头,目的不言而喻。以他的名义来约请,侯卫东也只是被宴请之人,名正言顺,情理之中。
财神爷召唤,这些头头们很买账,6点,基本上全部到齐。
侯卫东进了门,高健等人都站了起来,高健此时由南部新区调到建委当主任,两个职位都是重要职位,他还算满意。他拱了拱手,笑道:“卫东老弟,卫东市长,今天我们几位提前预祝选举成功。”
等大家坐下以后,季海洋道:“今天趁着人代会的东风,请各位来坐一坐,首先是感谢一年来对我们财政局的支持和理解,明年的预算,财政局将为各位领导算足算够,其次是祝人代会、政协会圆满成功。说了感谢话,今天不谈正事,谁谈罚谁的酒。”在座之人全是老江湖,知道季海洋所为何事,大家很配合,其乐融融。
三杯酒喝过,季海洋道:“侯局长是我的老同事了,当年我在益杨当办公室主任,他是副主任。这人我看得上,能力强,为人也谦逊。”
高健道:“侯老弟是全省最年轻的县委书记,全市最年轻的局长,是办实事的人,又有政策水平,前途无量。”
在座的局行领导自然明白里面的真意。
吃完晚饭,侯卫东又陪着益杨县粟明一起到了人大主任高志远家里,高志远即将卸任,这一次人代会将是他最后的舞台。
侯卫东和粟明是以青林镇老乡的身份见的高志远,高志远回忆起当年上青林的种种事情,最后谈到了上青林公路,对侯卫东当初的行为赞不绝口。
在高志远家里坐了半个小时,侯卫东回到了市招待所。同寝室人大代表是成津县双河镇老师方勇,与前县委书记侯卫东同住一室,让方勇觉得很兴奋。
“侯书记,没有想到能与你住在一个房间,我是双河镇的老师方勇。”方勇显然还有些不太适应与县委书记同居一室的感觉。
侯卫东扔了一支烟给方勇,点燃了火,道:“我虽然离开了成津县,但还是成津县的人大代表。”
方勇道:“今天成津代表团都在议论,侯书记做了这么多的实事,一定能选上。”
侯卫东含蓄地笑道:“谁来当县委书记,都要做这些事情。”
“那不一样。”方勇掰着手指,数道,“我们讨论了有三件事对成津影响很大:一是铲除了社会上的混混。以前成津城里的混混挺多,偷、抢、打架还有吸毒,让老百姓没有安全感,侯书记来到成津以后,将这些社会渣滓一扫而空。我在成津中学教书,学校门口的小混混基本绝迹了,师生安全感大大增加。
“二是修通了多年未通的公路。这是全县人民的多年心愿,也是在侯书记任期内修好的,就算侯书记什么事情都不做,只要修了这条路,大家都会记着你的好。”
“三是……”
说到这里,方勇有些语塞,他毕竟只是中学教师,对县里的事情不是太清楚,他望着侯卫东和蔼可亲的脸,道:“旧城改造是大工程,侯书记也抓得好。”
两人正谈着,杨森林和市委办的刘坤等人进了屋,不等侯卫东介绍,刘坤道:“杨秘书长来看望大家了。”
杨森林是组织上内定的副市长候选人,在选举之前,到各个代表团来走一走,这是组织上默许的事情。
刘坤不认识方勇,就用眼光示意侯卫东,此时刘坤的角色类似于帮闲。杨森林与代表见面,如果进门就自我介绍:“我是市委秘书长,我来看望大家。”这是很尴尬的事情,由刘坤来说这句话,大家会觉得很自然。只是在这间屋子里,有侯卫东在场,刘坤的做法就显得略为积极,这不是方法问题,而是分寸问题,这个细微之处往往体现出一个人的修养和能力。
侯卫东将杨森林送到了门口,杨森林轻声道:“侯局,你得到各个代表团走一走,看望大家。”
有了蒙厚石作为桥梁,侯卫东与杨森林关系就近了些,如今同为副市长候选人,两人不存在竞争,多了几分同殿为臣的亲近。侯卫东与杨森林握了手,稍稍用了力,表示了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