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上任第一件事:理清谁跟谁什么关系 愤怒章松(第3/9页)
县委招待所的后院经过紧张施工,完成了改造工程。新修的一道围墙将招待所分成了前后院,后院只有一幢楼和一块平地。要进入后院,必须先经过县委招待所大门,进入招待所餐厅,然后才能进入后院。在后院不起眼的地方,特意开了一道小门,此道小门只能从里面开关,从外面看就是一道嵌在墙上的厚门,这是紧急情况下的疏散门。
后院住着到成津工作的外地领导,包括县委副书记侯卫东,县委常委、公安局长邓家春,另外从沙州调来的驾驶员老耿也住在里面。
公安局刑警大队大队长罗金浩没有住在这里,他住在公安局的单身宿舍里。检察院副检察长阳勇则准备住在检察院后院,里面留出了一套公房。
尽管从沙州和益杨调来了几个帮手,侯卫东还是感到人手不足,成津十八镇、数十个部门,还有四大班子的数十人,真正能信得过的人实在是屈指可数。
在寝室里坐了一会儿,侯卫东来到窗前。
明亮的路灯将小院照得很清楚,邓家春提着水壶在院子里,正在给院内的绿色植物浇水。他浇水的姿势就如出操,很准确,每一株都没有放过,全部被淋得透湿。侯卫东瞧得有趣,吸着烟,来到楼下,站在邓家春身边,看他浇水。
邓家春将水壶放在地上,用手擦了擦汗,道:“今天在飞石镇有人打群架,罗大队亲自带人去了,准备拘留几个,看能否榨出点油水。”
侯卫东接过水壶,对着一丛茉莉浇水,道:“除了方、李两家以外,还有些零星小矿。你可以从这些小矿主入手,找一找线索。”
邓家春是爱花之人,见侯卫东不太懂行,道:“旱茉莉,水栀子,这十几株茉莉刚才浇过了。”
侯卫东一语双关地道:“邓局经验丰富,我把这一块交给你,你就全权负责,只要时机成熟,就要迅雷不及掩耳地下手。”
邓家春指了指楼下正在收拾的房间,问道:“朱县长什么时候过来?”侯卫东道:“就这两天,他主要负责修成沙公路。”
有了周昌全的支持,朱兵的调动十分顺利。市委组织人事部门迅速办理了相关手续。几天后,朱兵从益杨县来到了成津县,被任命为成津县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出任成沙公路副指挥长。
朱兵来到成津以后,按照侯卫东的意图,调整了原来岭西交通设计院的方案,提交到了常委会。
成沙公路的设计思想很简单:一是尽量依据原有路线,这样成本最小;二是老成沙公路是依山而建,弯道多,经过勘察,不少地方需要截弯取直,有两处要架桥,还有一处很短的隧道。市交通局这几年修了不少的路,在修建山地公路上经验很丰富,修此路在技术上没有问题,关键是资金和土地。
经过一番讨论,侯卫东在常委会上拍了板,他道:“原则同意岭西交通设计院的设计方案。我讲三点意见:一是隧道和高架桥问题,有的同志认为成本高了,我认为眼光应该更加超前,更多考虑合理性的问题,而不是钱的问题;二是这条路是成津交通命脉,设计时可以稍为保守一些,确保质量;三是成津矿业发达,重车特别多,随着成津的发展,以后的重车将越来越多,请设计方考虑到这一因素。我觉得荷载还不够,应该进一步提高。”
蒋湘渝暗中盘算了一会儿,叫苦不迭,道:“增加荷载、截弯取直、架桥穿洞,说起来轻松,做起来太难。光是侯书记提出的这两点要求,至少要增加两三亿以上的投资,两三亿元就是成津一年半的财政收入。我这个县长荷包空空,腰杆不硬。如果真的按这个方案来修成沙路,成津恐怕一下就跃升为沙州市的欠债大户。”
侯卫东接口道:“我们要更新观念,不怕欠债,只要能把钱拿到成津来用,就能提高成津发展水平,发展水平提高以后,还债能力自然水涨船高。”
蒋湘渝道:“就算如此,筹款也是一件大难事,我没有办法去筹到这么多钱。”
侯卫东则道:“事在人为,办法总是人想出来的。”
由于修路涉及征用土地,国土局长老苟也参加了会议。听到侯卫东与蒋湘渝有分歧,心里松了一口气,暗道:“侯卫东年轻气盛,蒋湘渝老奸巨猾,他们两人绝对尿不到一个壶里,太忠也太胆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