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阅读背景:字体颜色:字体大小:[很小较小中等较大很大]

第九章 祝书记一语点醒梦中人 人和事(第2/6页)

季海洋站在水库边,兴致勃勃地挑选着钓鱼竿,闻言道:“大金,别跟侯卫东客气,新管会现在兴旺得很,出点血是小意思。”

三人皆笑。

7月的小水库,太阳照在水面上,亮晃晃一片。季海洋顶着烈日,戴着顶破草帽站在柳树下,不一会儿就钓了四条鲫鱼。

饭菜上齐,杨大金端起酒杯,道:“今天益杨县委办前后三任主任小聚,一来祝贺季书记文章在《岭西日报》发表,二来向两位前辈学点办公室工作经验。”

侯卫东忙道:“杨主任,你当计委主任的时候,我才大学毕业,叫前辈是折杀我了,而且杨主任是新管会前任主任,我才真正应该称呼杨主任为杨前辈。”

季海洋笑道:“老杨别这样见外,大家平时都忙,今天喝酒、聊天、钓鱼,彻底轻松轻松。”又正色道,“没带驾驶员,酒就喝啤酒,每人最多两瓶。”

张家水库的吃鱼方式很有特色,用盐抹了鱼,放点猪油,再放老姜,用库水煮,起锅时放点葱,加点水库边上四处长着的鱼腥草,就做成了一锅美味,和城里半是鱼半是作料的菜品,风味迥然不同,多了不少野趣。

“我真是羡慕侯主任的年龄,现在还没有满三十吧,我可是奔五的人了。”杨大金很感叹。

杨大金年满四十三岁,到了这个年龄段,如果不能尽快向县级领导靠拢,满了四十五岁以后,就很难再上一步,所以官场有句俗话,叫做“文凭不可少,年龄是个宝”。

季海洋很理解杨大金的处境,道:“杨主任奔五还早了些,我记得前年才吃了你四十酒。”

“不是前年,1994年底的事情,一晃就四十三了。”杨大金感伤了几句,又道,“季书记是分管组织的书记,侯主任也是主持过工作的委办主任,不是外人,我今天就趁着这个机会汇报思想。”

季海洋道:“就我们哥几个,杨主任别太客气了。”

侯卫东暗道:“这就是主题了,我的判断完全正确。”

果然,杨大金道出了今天的主题:“益杨历年来的县委办主任都进了常委,现在常委还差一人,我当委办主任有几个月了,组织上能否也考虑让我进常委?从资历来说,我十年来先后当了城关镇镇长、计委主任、新管会主任、委办主任,都还算是重要部门的一把手,这说明县委、县政府还是认可我的成绩。从年龄来说,我今年要满四十四,再不升一格,也就没有机会了。”由于是小范围,杨大金很诚恳,说的都是老实话。

这与侯卫东的预测不谋而合,他心中不禁有几分得意。

季海洋早就为杨大金想过此事,只是益杨的格局有些特殊,他想了想,道:“前几天我到了市委组织部,向部里汇报了此事,很快就会有结果。你放心,组织上会考虑你的实际情况。”事情没有决定下来时,季海洋说得就很含糊。

杨大金连忙举着酒杯,敬酒道:“多谢季书记关心。”

又喝了几杯酒,说了些闲话,季海洋似乎漫不经心地道:“前些天我到省党校去了一趟,党校设施老化了,空调制冷效果不行,你是县委办公室主任,一定要多关心祝书记,把事情考虑细一点。”

杨大金是杨森林选的办公室主任,当了委办主任以后,每天跟着杨森林东跑西奔,目前为止,他只是跟着杨森林到省党校去过一次。当7月人事调整结束以后,他已经意识到自己的重大失误,请季海洋和侯卫东吃饭,就是为了弥补前错。

此时听到季海洋此语,他仍然感到后背凉飕飕的,懊恼地想道:“前一段时间我怎么这么傻,一门心思跟着杨森林,没有单独到省党校去看望祝焱,我真是犯傻。”口里道:“季书记,你批评得对,这事我马上去办,一定办好。”

季海洋强调了一下,道:“你明天就去办这事,不能久拖。”

趁着季海洋上厕所的时候,杨大金低声地对侯卫东道:“侯老弟,祝书记那边,你一定要找机会替我美言几句。”

“放心,我知道怎么办。”侯卫东又很关心地道,“祝书记的事情,你一定要记在心上,明天一定要去。”

杨大金使劲与侯卫东握了握手,很感激。

县委办主任杨大金忙着关心祝焱的生活,暂时将主持县委工作的杨森林忘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