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整顿基金会引发群体事件 学习班(第4/6页)
爬出车身的侯卫东一屁股坐在车子旁边,数十米的山坡下面,露出许多坚硬的石头。他摸出了娇子烟,打火数次,皆不能打燃。最后颤抖着双手将烟点燃,深深地吸上一口,随即又被呛得猛地咳嗽起来。
这时,社事办的长安车开了过来。看到两树夹一车的奇景,都吓了一跳,连忙下车。团委书记周菁站在车头,眼看着数十米下面的森森乱石,只觉得双股战栗,背上发紧,连忙收回目光,退了回来。
付江见侯卫东脸色苍白,知道他吓得不轻,安慰道:“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大难不死,必有后福。”
侯卫东手里的烟已烧到过滤卷,他浑然不觉。付江又递了一支烟过去,道:“抽烟,抽烟。”苏亚军脑筋转得快,给办公室打了一个电话,道:“杨凤,侯镇出了车祸,请保险公司到上青林公路来看一看,在九道拐。”
不断有货车下山,看到两树夹一车的奇景之后,都不由自主地停了下来。这些货车司机多半认识侯卫东,每人都把脑袋伸出去看了看岸下的乱石,啧啧有声。他们纷纷将高、中、低档各式香烟递给侯卫东,以示慰问。
等到一辆大货车把皮卡车拉起来的时候,侯卫东手里已经握了一大把香烟。真正平静下来以后,侯卫东暗叫侥幸,若不是这两棵大树,今天也就交代在上青林了。
在这一瞬间,侯卫东心态突然间发生了变化,他拨通了小佳的电话,开口就道:“小佳,我们马上结婚,明年生小孩。”
晚上,青林镇学习班准时开班。
镇政府抽了二十多人作为学习班工作人员,分成三组,二十四小时值班。副镇长钟瑞华是学习班班长,坚守五天之后,已感觉身心俱疲。于是专门找了赵永胜,坚决不管学习班。
在晚上的党政联席会上,钟瑞华道:“青林镇学习班前前后后收了十六人,今天是第五天了,已有九人交了钱,还剩下七人,这七人一共贷款五十四万。”
赵永胜捧着将军肚,满脸深沉地道:“学习班成立以来,成绩有目共睹,九个人交来了三十六万,签订了三年还款计划。这剩下的七人,我们要严格出班标准,每人只要交清了三分之一的钱款,签订了责任书,就可以放出去。”
他停顿了一下,环视众人,又道:“学习班的第一阶段算是结束了,钟镇长的主要任务是陪同清偿组,这也是异常重要的工作。第二阶段学习班,钟镇长就不参加了。”
此时,益杨县各地清偿组已经有了一些成果,有三名基金会主任被刑事拘留,还有两个镇的党政一把手被纪委请去谈话。听到这些信息以后,赵永胜就决定将钟瑞华从学习班上抽出来,仍然盯着清偿组,以防后院起火。
从赵永胜的角度来看,盯住清偿组,比多追个三五万更为重要。因此,钟瑞华提出不管学习班,他就同意了。
在学习班人选问题上,赵永胜颇费了一番踌躇。
唐树刚和侯卫东都是合适人选。在整顿基金会的工作中,侯卫东先后承担了维护镇政府以及基金会秩序、强送杨家福等人进入县学习班等大事。此时再让其负责学习班,工作任务过重了。只是这剩下未偿债的七人之中,有六人是上青林的,被关了五天以后,这七人火气也大了,开始吵吵闹闹,甚至有人口出恶言。侯卫东在上青林威信很高,由他来担任学习班班长最合适不过。
“学习班第二阶段的班长,就由侯镇长来担任。”
自从侯卫东跳票当上副镇长以来,赵永胜心怀忿恨,向来直呼其名,这段时间他终于改口称呼侯卫东为“侯镇长”。
侯卫东虽然没有管学习班,但是他知道学习班已经有些火花了,搞得不好就要出事。他并没有注意到称呼的转变,听到赵永胜的安排,忍不住叫苦道:“上青林收债组才走上正轨,我想继续把这项工作抓好。”
刘坤坐在赵永胜旁边,一本正经地握着钢笔,暗自看着侯卫东的笑话。
赵永胜没有给侯卫东继续叫苦的机会,道:“你别推了,剩下的七个人有六个人是上青林的,你是当班长最合适的人选。”他抬起左手在空中压了压,道,“现在进行第二个议题。昨天我和粟镇长参加了县里的半年经济工作分析会,请粟镇长传达县里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