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完(第4/9页)
两天后,乔不群和李雨潺,招商局的陶世杰和包处长,分乘各自小车,出发赴省城参加招商研讨会。临行前乔不群叫小左开了小车尾箱,将装着三十五万美元的苹果箱塞到里面,说是乔郁林搞旧书收藏,特意给他搜集的。到达省城,报到住下,乔不群让小左在房里休息,自己开车去了省纪委。走进廉政办主任室,乔不群顺手将门带上,把来意跟乔郁林说了。
乔郁林理解乔不群的苦衷,说:“这个钱交给纪委,纪委得上交财政专户,财政肯定要写上金额来源,这样过手的人一多,迟早会泄露出去的,对你确实不太好。我在纪委部门多年,知道如今人们的心态,无人送钱没本事,有人送钱才光彩,若拿了人家送的钱,转手交出去,不仅可耻,还遭人忌恨,简直就是冒天下之大不韪。”
乔不群不是来听乔郁林谈论世道人心的,得他出主意,将这三十五万美元处理掉。乔郁林沉吟半晌,说:“我有位战友在一家慈善机构里主事,那是一个半官方半民间性质的机构,他们经常接收匿名捐赠,也就是说捐赠人不必说明自己是谁。干脆把钱捐给他们吧。我还可以带廉政办一位可靠的同志陪你去,做你的见证人,并在慈善部门出具的收据上加盖咱们廉政办的公章。这样不仅不会有人知道你捐出三十五万美元,万一哪天有什么风吹草动,追查到这笔钱上面,你也有个护身符。”这个主意实在高明。看来也只有乔郁林这样久处纪委部门的领导,见得多,也经历得多,才会想出如此妙招。随即乔郁林和省廉政办一名处长便陪着乔不群,去了那家慈善机构。交出三十五万美元的同时,乔不群又拿出刘小富给的那十万元人民币,一并递了出去。换得慈善机构出具的收据后,乔郁林和那位处长都在上面签好字,再盖上廉政办公章,乔不群这才谢过两位,拿着收据回了宾馆。
处理掉这两笔钱,乔不群心上的石头终于落了地。两笔钱有个这么好的归宿,可以说是再理想不过的了。乔不群满心喜悦,敲开李雨潺的房门,上前将她搂住,兴奋地原地转了三四个圈。李雨潺被搂得喘不过气来,骂道:“你没在街上被狂犬咬过吧?”
放下李雨潺,乔不群掏出那纸收据,让她看看。李雨潺也替乔不群高兴,说:“恐怕再没有比这么处理这两笔钱更妥当的了。还是乔主任有办法,给你解了难。”乔不群说:“还应该感谢你,如果不是你叫我去找乔主任,我就是想烂脑袋,也想不出这两笔钱该怎么办。”李雨潺感慨道:“官做到你们这个份上,大权在握,一言九鼎,要人家不送钱,已不太可能。可钱接得多了,尤其是数字过大,又特别犯难。照单收下吧,心里不踏实,弄不好美金会成为美阱(美丽陷阱),人民币会成为人民毙。还给人家吧,又不容易还掉。上缴纪委或检察部门,看去容易,实不简单,还挺犯忌的,叫你左不是,右不是,中间也不是。”
也是太激动,乔不群情绪一上来,又搂住李雨潺,伸手往她腿间探去,说:“我倒要看看这中间是不是。”李雨潺去掐他的手,笑道:“就你爱往歪处想。”乔不群说:“不是歪处,是深处。”说着就将李雨潺拦腰抱起,放倒在大床上,动手剥她衣服。
两人不只顾着疯狂,还得到招商研讨会上去露露面。这种研讨会主要开形式,不是开内容。天上的雨还在不停地下着。越下越大,越下越猛。河水暴涨,水位一天天往上升,桃花河上游好几条支流都已接近警戒线。整个桃林都变成大泽国,城乡处处一片水汪汪的。大旱不得安宁,大汛也够你受的,老百姓又诚惶诚恐起来。冯子愚主持市委工作后,杨国泰被安排到政府来主持全面工作,他召集乔不群等政府领导和农林水电河运交管等各部门头头开会,紧急部署布置防汛工作。会后大家分头行动,奔赴各地,对山塘水库等水利设施进行全面排查,一旦发现险情,及时予以排除,以确保大汛不出大事。
情况却远比想象的要严重。由于春季大旱三四个月,绝大部分山塘水库都见了底,裂缝大开,加之年久失修,严重老化,这会儿被水一浸泡,到处都是管涌和暗洞,随时都有泄漏垮塌的可能。乔不群他们只能加紧筹集资金,组织人员,尽力抢修。抢修动作快的山塘水库,勉强还能保住,动作稍慢的,这里堵住,那里渗水,已是危在旦夕。还有好几座大型水库,比如万泉水库和永安水库之类,目前蓄水量还不是特别大,将坝里的水放掉吧,如果以后雨水不足,蓄不上水,周边好几个县区的农田今年就别指望有啥收成;不放掉吧,万一发生山洪,水库承受不了,又会给下游带来极大危险。几大水库领导专门请示市委市政府,该采取什么措施。市委市政府领导也不是神仙,一时拿不定主意,只能答应暂时还是稳上一段,视后段汛情发展态势,再作决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