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阅读背景:字体颜色:字体大小:[很小较小中等较大很大]

第一百一十一章 铿锵日本行(下)(第2/3页)

……

东京大学被公认为日本最高学府,是亚洲一所世界性的著名大学。最早是幕府时期设置的“兰学”机构“天文方”、昌平坂学问府、种痘所历经演变而来。古典的中西合璧,低调的校园风格,没有巨幅的校名牌匾,只有一个简单的红门让人们寻找,以礼堂为中心,图书馆,数学楼,音乐楼等等以点状藏在绿色中,没有超级的大建筑,却让人肃然起敬,这才是做学问的地方。

唐逸现在就站在礼堂讲台上,面对着一千多名与会者,开始他人生旅途中最重要的一次演讲。面对下面黑压压的师生,要说唐逸一点也不紧张是自欺欺人。毕竟,作为日本第一的学府,东大在日本的超然地位更胜昔日共和国的华大,人们说东大是“官僚的温床”,“总理首相人才的发生地”,“东大培养出来的人掌握着日本政治经济命脉”。这样的说法看似夸张,事实却的确如此。

唐逸的演讲题目是《环黄海经济圈探索》,在演讲中,中规中矩地讲了讲共和国改革开放二十多年的经验,讲了讲黄海的人文地理,经济架构,最后讲到中日韩三国构建环黄海经济圈的可行性以及其光明的前景。

东大校方还算友善,安排了很多共和国留学生,在这些留学生带动下,唐逸的演讲结束倒是博得了阵阵热烈的掌声。

接下来的学生代表提问,唐逸就打起了十二分精神。前面几名共和国留学生的问题很客气,唐逸的发言虽然没什么幽默感,但往往一语中的,倒是令习惯政客卖弄幽默的东大学生精神一振。

面对日本学生一些尖锐的问题,例如川独啊,例如人权啊,唐逸也从自己的角度给了阐释,回答不官方,尺寸却又把握得很好,倒是惹得东大学生几次真心的热情掌声。

当主持人说“最后一个问题”时,没等唐逸挑选提问者,第三排站起了一名漂亮的女生,“唐先生,听说您的爷爷是共和国的开国元勋,您在三十四岁的时候进入了中央委员会,也就是贵国的最高权力中枢,据说您已经被内定为二十年后的接班人,对贵国这种世袭领导人的制度,用您自己的话说,是不是也是改革开放的产物?”她用中文问过问题后,又用日语说了一遍,以便东大学生都能听懂。

一些东大学生哄堂大笑,漂亮女生的问题不但尖锐,更充满了嘲讽。台下第一排的仓井原默默看着唐逸,而会场气氛陡然紧张起来,穿着黑西装的安全人员已经快步走过去,准备将漂亮女生驱逐出礼堂。

漂亮女学生身边,又站起了一名戴眼镜的男学生,大声质问:“很多人都认为你和你的家族是独裁统治的代表,请问你怎么看?”

安全人员飞快跑过去,架起了男女学生,唐逸却是笑着用日文说了句:“没关系,我可以回答这个问题。”将他们赶出会场,无疑就是自己的失败。

在仓井原示意下,安全人员退开,但还是警惕地注意着刚刚提问的两名男女青年的动作。

唐逸微笑指了指那名漂亮女学生,说:“这位同学刚刚说我被定为了二十年后的接班人,很抱歉,我不是预言家,预见不到二十年后的事,但我想,除了上帝,没有人能决定二十年的命运吧?”

当翻译翻出来后,有学生就笑了起来,这次是善意的笑。

唐逸又道:“何况就算是上帝,也希望人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上帝说,他关上了所有的门,还会留一扇窗为你打开,人,永远要靠自己。”

共和国留学生率先鼓掌,接着,大礼堂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等掌声稍歇,唐逸继续道:“说到世袭的问题,好吧,我给大家介绍两个城市,一个叫延山,是我国东北的小县城,91年的时候,GDP不过几千万,到93年初,翻了两倍;安东,我国东北地区的边陲小城,94年的GDP七十八亿,到98、99年,GDP超过五百亿。”

“嗯,我刚刚说的日期就是我在延山、安东任职的时间。”

“啊……”会场里惊呼声一片。

唐逸继续道:“当然,一个城市的高速发展,是要天时地利人和的,但最起码证明,我这颗螺丝钉还算合格,发挥了我应该发挥的作用,不是假冒伪劣产品。”

会场里又爆发出善意的笑声,更多的人是交头接耳,谈论延山或者安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