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世凤凰 清慈禧太后叶赫那拉氏(第3/8页)

慈安是老派贵妇,属于她范围内的和范围外的分得很清楚,她做得很符合一个皇后、一个国母的形象。她不干政,也对政治不感兴趣,看奏折对她来说是个苦差事。她把自己和慈禧的相处模式比作开国时的孝端太后和孝庄太后,她是嫡太后,出头争权吵架得罪人的事让慈禧去做,自己站在背后两边制衡,好人让自己做,坏人让慈禧做。

在小皇帝同治的管教上,慈禧严厉了半晌,慈安跑来哄着做好人,教育成果付之东流,同治被宠得完全不成材,却同慈安关系极好。慈禧想对付不听话的臣子,事先慈安也答应了,结果临到头她想下手了,慈安给人家求情了。结果不管是小皇帝、恭亲王还是王公大臣们,大家都喜欢亲近慈安。

慈安自以为得计,但是她却忘记了,做好人固然能收人心,但是做坏人却是人人畏惧。在政治上,有时候让人畏惧比让人亲近更有用。

所以有时候慈安虽然给慈禧很大的帮助,但是慈禧跟慈安的相处却让她很憋闷。憋闷的事不止一件,慈禧性格活泼,爱打扮,爱享乐,喜欢新鲜东西,而慈安却彻底是一副寡妇样子,当初在咸丰面前都是要正装大礼服的相见,更何况现在做了太后,尤其要显得不苟言笑。

慈禧爱好广泛,尤其爱看徽班,即京剧,虽然说徽班是乾隆年间进的京,但是京剧能够成为国剧,实在是跟慈禧有莫大的关系。当时虽然存在着花雅之争,但是上层贵族还是爱听昆曲的,认为花部戏剧不登大雅之堂。但慈禧的父亲是安徽道台,未进宫前她就喜欢徽班戏,做了太后更是隔三岔五地想办法找名义看戏,京剧也随着她的权力扩大而一步步发展开来,王公大臣们也要投其所好去看戏,去迷戏。她喜欢看两种戏,一种是“粉戏”,也就是言情戏,这在贵族中也是不登大雅之堂的,不但慈安不屑,连她的儿媳妇同治皇后阿鲁特氏也公然对此表示耻笑。另一种是武生戏,杨月楼、杨小云都被频频召进宫来表演。武生戏有什么魅力?晚风中宫灯下,俊美的小帅哥在台上一会儿是吕布,一会儿是林冲,翻滚踢打,随着她的点单展示完美的身材,完了,下来领赏,玉面朱唇,额头薄汗,她赏玉围脖,亲手给对方戴上,她的手可以触到他的脖子,假装走神,可以停留上好一会儿,感受着年轻男子的肌肤和脉动,多么名正言顺的意淫啊!

然而也仅限于此罢了。三千年的封建礼制,两百年的清宫规矩,到了末世,就算掌权者也未必能在所有的事上都随心所欲。

慈安是个典型的后宫女人,前朝的政治她不感兴趣,可是宫廷政治一样玩得很熟。除顾命大臣,压制恭亲王,事情完了,她对那些琐碎的政务不感兴趣,她只要抓住核心就够了。王朝的核心,就是皇帝。清宫规矩,皇子一出生就被抱走,不能跟生母住在一起,而且名义上,所有的皇子都属于皇后。因此虽然是慈禧亲生的儿子,但是同治皇帝却跟慈安的关系更好。慈禧也曾为此而伤心郁闷愤怒,大发脾气,大发脾气的后果却是将儿子更远地推向了慈安。

慈安虽然诸事放手,但眼见慈禧掌权日久,日渐不把自己放在眼里,就适时出山,拿出祖宗家法来要为同治大婚,同治大婚之后,她就要拉着老伙伴慈禧跟她一起还政皇帝,回后宫静养了。

在小皇帝的人选上两人又有不同意见,慈安选中的是崇琦的女儿阿鲁特氏,阿鲁特氏出身门第高,祖父做过首辅,外祖父是郑亲王端华,父亲又是旗人中唯一的状元。慈禧却不以为然,她觉得慈安又是拿这事来宣扬“门第重要性”,虽然她和慈安同是道台的女儿,门第却大不同样,慈安能做上皇后,除了她本人的手段外,家世也占了很大的便宜。慈禧的祖父却是罪官,活得艰难,父亲好不容易挨上道台之职就完了。慈禧看中的是员外郎凤秀的女儿富察氏,她不乏私心,家世门第高的正室儿媳妇,未必会把庶出的婆婆放在眼中。《红楼梦》里,王熙凤连正经婆婆邢夫人都不放在眼里。当然,慈禧也自以为很替儿子着想了,阿鲁特氏年纪比同治还大,长得又不美,家世又太强,夫妻一定不会和美,富察氏年轻貌美,性格温柔,同治一定会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