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第2/3页)
他借树影掩护,在林中悄声穿梭,不多时绕过一座四层楼高的大殿,远远瞧见峨眉派的众人在番僧带领下穿过远处一道横墙上的朱门,往后院去了。
方天至眼见四下无人,立时飞身掠到墙边,翻跃缀上。待进了万安寺后院,只见除了僧侣禅房外,四下还建有许多精舍,白石小径两畔栽了香花碧草,甚是雅致清静。此处人少,他担心为人察觉,远远跟了一会儿,便钻进路旁的一片翠竹林中,以便遮掩身影,而众人愈行愈远,渐渐靠近了那座十三层高塔。
方天至远远藏身在竹林之中,只见其中一个番僧走至塔前叫门。塔门一开,立时又涌出数个番僧来。两方交涉一番,又清点了峨眉派诸人的人数,便将他们一个个押进了塔中。轮到灭绝师太时,一个番僧嫌她走路甚慢,便不耐烦的推搡她肩膀,灭绝勃然大怒,一掌打到他手上。那番僧武功也算高强,实不料竟被这没了内力的老尼姑一下拍中,杀心顿起便要还手,灭绝夷然不惧的站在塔前等他出招,仿佛有视死如归之意。
那番僧抬掌欲落,却听身畔同伴大声说了几句胡语,神色复又迟疑,片刻后他脸上阴晴不定,一把将灭绝搡进了塔门之中,到底没有下手害人。
方天至见状,亦放下心来。他人在此处,若番僧起意杀人,他总得出手相救,只是这样一来,难免暴露了行踪,到时万安寺守卫必定愈发森严,救人恐怕难上加难。
待那几个红袍番僧结伴离去,方天至望了望这高塔,只见其上栏杆无数重,窗影中隐隐有人往来走动不停。他对塔中环境陌生,若贸然进去查探,势必惊动守卫,便先不轻举妄动,准备先退出寺去,再做打算。正当此时,竹林深处忽而传来一阵笛声,曲声婉丽细腻,曲折动人,隐有相思之意,颇显出几分闺阁情思。
方天至心中一阵好奇,实不知这寺庙之中,怎会有女子吹笛。稍作思虑,他恍然忆起那店伙计的话来,心想或许是被番僧困在此处的可怜妇女。如今虽然暂时救不得武林同人,但顺手将个把女子救出苦海,还是不难。起意如此,他便寻笛声而走。
不多时,笛声愈发清晰,方天至悄声走近,忽而在万竿绿玉丛中,望见一间八角飞檐的精致竹亭。那亭子上挂着几重蝉翼般的碧纱,内中坐着一人正自吹笛。纱影朦胧,吹笛人虽不见面容,身段却极尽清妙窈窕,确是名女子无疑。
方天至四下一望,不由皱了皱眉,盖因这竹亭的远处正立着两列规规矩矩的番僧,近畔亦有三四个随从模样的人束手待命。以他的武功境界,略一着眼,便知这些人俱是江湖罕见的武功高手。正当时,凉亭左侧一个赤发黑袍的头陀微微侧过头,方天至一眼瞧见,便认出他正是那日围攻少林寺的头陀。他既然在此,那么亭中人是谁不言而喻。
方天至心中微微警惕,目光在远近竹影中一扫,却未望见玄冥二老身影。而此时,自那头陀目光所望的方向,已快步走来了两个中年汉子。二人走到亭畔,恭恭敬敬的微微弯下腰来,神色甚是紧张。那笛声不休,他们便就这样静静等着,不敢发出一丝声音。
方天至未找见人,便也收回目光来。他武功精深,纵使打不过这许多人,来去自如却无妨碍,便欲潜伏不动,去瞧赵敏在此有何安排。心一静下来,他再听笛音,愈发觉得其中柔肠百转,欲语还休,不由觉得站在这里听赵敏这些小儿女心事,实在有些说不出的古怪。心中只盼她尽快吹完一曲,好听那两个手下奏事。
又过片刻,那笛声悄然而歇。清风倏而吹过,篁叶萧萧细细,如人幽语,赵敏在亭中执笛而听,轻轻叹了口气。四下无人敢作声,便使那叹息声愈发有如怨如慕之意。她又静坐片刻,亭外一个青衫男子笑道:“郡主六艺皆妙,信手一曲,使人闻之心折。”
赵敏声音似有笑意,斯斯文文又漫不经心道:“朱先生还懂吹笛么?”
那姓朱的男子面容白净,有书生气,闻言谦逊道:“在下江湖粗人,半通不通。但听郡主笛音,却能想起些少年往事,颇有感怀。可见郡主这笛子已差不离成了七八分。”
赵敏不欲与手下深谈,也不去问他甚么往事,只道:“笛音人成,我纵然潜心此道多年,又怎比得上适才风来一阵竹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