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阅读背景:字体颜色:字体大小:[很小较小中等较大很大]

第102章(第4/6页)

“弧光灯的作者。”坐在最旁边的年轻男老师也终于想到了什么,插入话题,“是不是也是那个初试就是只扣了三分的神人。”

主考似乎也才想起这茬,微笑了一下,有些欣赏地在谢执的资料上折了个角。

“老师们。”研究生倒完了一圈水,看着手表,倒计时到最后一分钟,才小心开口,提醒坐得四仰八叉的考官们,“时间还有最后三十秒了,我叫下一个人吗?”

“可以。”主考把桌上的纸张拿起来,摞了摞,“你去叫吧。”

研究生闻言打开门,就在他出去的刹那,所有的考官都从歪歪扭扭的坐姿开始恢复,把面前的东西整理好,双腿收好,表情管理做好。

谢执推门进来时,考官们一齐往门口看,全员面无表情,十分冷漠。

谢执:“……”

什么鬼!!!!

看的面试攻略上明明说过考官可能比较和蔼,就是聊聊天,拉拉艺术家常,但是现在,这个样子!!!

它像是聊聊天,拉拉艺术家常吗???

吓都吓死了好吗???

谢执的冷汗狂涌而出,但他还是假装淡定地走到考官面前,向所有人微微鞠躬。

所有考官持续面无表情,连嘴角平平的弧度都差不多,把谢执盯着。

“老师们好。”谢执不动声色地按照设计好的内容自我介绍,“我叫谢执,是今年的考生,我目前最喜欢的作家是本雅明,最近最喜欢看的电影,是贾樟柯的作品。”

“好,请坐。”主考说。

谢执赶快坐下,刚刚一坐下,就听到主考旁边的中年男考官用一种冷漠的声音发问:“你为什么喜欢本雅明?”

“因为他能关注到人们忽视的角落。”谢执回答,“他着眼的是那些细微的,甚至可以说是微不足道的事物。”

谢执:“现代的人都过于喜欢关心宏大,超级英雄,超级巨星,广告牌,航母,宇宙,但实际上,我们却是活在很细小的个体里面的。”

谢执:“能看到这些细小的个体,我会觉得比较了不起。”

“所以你喜欢贾樟柯也是因为这个?”中年女考官接着发问。

“是的。”谢执想了想,说,“贾樟柯和本雅明有共同处,他们都关注着人,普通的人的生活。”

“也就是说,你也希望成为关注人个体的创作者?”角落的年轻女考官发问。

谢执:“是的。”

年轻女考官:“可是我好像看到你在媒体上的宣言,说你想为严肆创作,他好像就是超级巨星?”

谢执听完这个问题,忍不住莞尔一笑。

“这不冲突,考官。”谢执说,“斯蒂芬·金在多本作品中表现出了他的人文关怀,可是他的理想读者,却被宣称是他的妻子。”

“我为严肆的创作,首先的意义,就是将他当做我的理想读者而存在。”

“首先?”另一侧的年轻男考官敏锐地抓住了这个关键词。

“是的,有其次。”谢执到这里,已经彻底放松下来,侃侃而谈,“其次严肆对我而言,是作为一个人,一个足够微小的细节存在,而不是作为超级巨星而存在的。”

“那么,你的复试试卷呢?”主考官最后才开口,“那里面的爱豆也不是超级巨星?你仍然是在关注个体吗?”

谢执:“我在关注个体,爱豆和粉丝,也是人,我想考官们也看出来了,我其实写的就是两个普通人的故事。”

谢执:“他们没有什么超能力,也是被命运的洪流推动前行的,但他们自己本身也具有小人物的超能力,化为一盏弧光灯,把无望的爱照耀他人。”

主考官静静地看着谢执。

谢执看到考官没喊停,只是继续往下阐释:“贾樟柯在五十岁的时候,感慨时光流逝,可以拍出山河故人,王小帅因为生活经验,也拍得出地久天长,可这不是我能创作出来的剧本。”

谢执:“但是我的十九岁,也有身边的人事物,可以写一写我接触过的粉丝这个亚文化圈子里面的爱恨情仇,那仍然是值得关注的‘细节’”

主考官微微一笑,最后问:“那你谈谈你看过的书吧。最喜欢的哲学家?”

谢执:“卢梭。”

谢执:“他写忏悔录,鼓励每个人勇敢地活下去,不切实际的浪漫派,在我彻底走向悲观主义前,我想跟着他的步伐,往前几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