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左撇子锤魔(第2/4页)
大搜索即刻全力展开。三天以后,警方在曾经以钣金工为对象进行排查的一家汽修厂发现了这样一个人,他的外形特征同秦烁的推断十分相像。正当警方打算对他进一步盘问时,这个小伙子却出其不意从身边钣金工手中夺下一柄锤子!突如其来的状况立即让两名警察掏了枪,命令他不要轻举妄动。可这个小伙子却置若罔闻,他在众目睽睽之下对着一块待处理的钣金件进行了锤击矫正,整个过程毫不拖泥带水,漂亮的节奏仿佛出自一名资深鼓手。接着,他扔掉锤子跪到地上,给那位钣金工磕了三个结结实实的响头,说了句话:“师傅,谢谢您这几天对我的照顾。我真的没有说谎,这事儿对我来说没啥难的。”话毕,在场的所有人无不面面相觑。
犯罪嫌疑人李小柱,男,18周岁,本市怀山县庆生乡山南村人,因自幼父母双亡,小学只上到三年级就辍了学,跟唯一的叔叔相依为命,以替村里人放牛羊为生计。两个月以前,叔叔去县城购买农用肥时不幸出了车祸,李小柱将其安葬后来到本市,由于身无长技,他辗转过几家汽车修理厂,直至被警方抓捕。经过突击审讯,李小柱对自己杀害秋某、段某、秦某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
案件一经侦破,所有办案人员都松了一口气。虽然对凶手的判断上出现了小的瑕疵——身亡的是与李小柱相依为命的叔叔,而非他的父亲或者母亲。但这并不影响局里同事们欢欣鼓舞,他们簇拥着宋河,期待着这位功臣能将他的推断由来公之于众,想象着那必定会是一番石破天惊的论述。可是,宋河从始至终都不发一言,他径自走向洗手间,反锁了房门,整整几个小时,谁也不知道他都做了什么。
对于宋河而言,那是一个充满怀疑味道的下午,警校数年废寝忘食、努力学习的影像频繁闪现,在这些片段里,不时冒出秦烁那张轻佻的嘴巴,还是那么喋喋不休、令人生厌、贱气十足,却又让他无力抵御。宋河生平第一次看到脸颊上的肌肉不由自主跳动起来,即使是自己那双结实的手也未能遏止。于是,他再一次感到浑身冰凉,因为秦烁那番看似漫不经心的推断:
首先,从案发现场来看,三名死者都是在面对凶手时被爆开了左眼,假设死者们并不认识凶手,那么基于本能,在稍显阴暗的地下车库,任何人都会下意识地对陌生人保持警惕,凶手自然不会轻而易举一击中的;反之,倘若双方有过交集,死者们在心理上的防备将大大降低,更利于凶手作案。本案显然属于后者。由此得出结论:三名死者都与凶手相识,暂且不论是否熟络,至少死者们一眼就能认出凶手来。人的记忆力十分有限,每天有无数张面孔从眼前闪过,所谓印象深刻必有特别之处,如果凶手与死者们仅仅有过短时间接触,一道明显的伤疤就更符合条件。
其次,三名死者有男有女,年龄上没有显著特征,从事的工作也各不相同,彼此亦无交集,这说明凶手实施犯罪并非遵循着特定的规律。唯一能将三名死者联系起来的是他们都有汽车,开车的人通常离不开两个地方——加油站和汽修厂。从凶手的作案工具上判断,后者更易被认定,因为一家汽修厂不可能没有锤子,尤其对钣金这一工种而言,但并不能以此作为结论。富有意味的是凶手留在每个案发现场的左手手套,如果仅仅是疏忽,就不会有再二再三,那么就是蓄意。他要告诉警方这样的事实:我,是用左手持锤杀人,尽管你们不需要它们也完全可以判断出来。这是一个非常强烈并带有抗争色彩的举动,凶手迫切希望被外界认可,他的左手也很厉害!那么如果他本身就是左撇子,又何须如此大费周章?由此得出结论:凶手习惯手为右手,在现实生活中处处碰壁,是一个无法施展自己才能的人。
汽修厂鱼龙混杂,等级制度严明,学徒和师傅两者间的待遇天壤之别,自然更符合凶手所处的生活环境。一个渴望证明自己的人不应该是师傅,而学徒这种底层工作者大都来自农村地区,他们刚刚成年,身无一技之长,最初的阶段必须依靠力气吃饭。可是,一旦这个学徒发现师傅的工作对于自己来说轻而易举,他会怎么做?——跃跃欲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