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4页)
“那么《古董鉴赏》节目会不会也出现过错误的鉴定?”
“你什么意思?直说。”尹剑平脸上的平和正在被胡玉言的话一点点抹掉,而换上的是越来越严肃的面孔。
“就是把赝品当作正品了,也就是您们的行话,叫打眼。你们打眼了。”
这个问题,让尹剑平开始沉默了。
“对不起,可能提了让您尴尬的问题。”胡玉言的脸上显得有些复杂。
“我现在想问问,胡警官,你这次请我来的目的,是例行询问吗?”尹剑平开始对胡玉言发难了。
“不不不,如果是那样的话,地点应该是警局,我今天只是想向您请教一些我们这些人并不知晓的比较专业的问题而已。”
胡玉言的话让尹剑平感到了巨大的压力,不温不火,不急不躁,老教授终于领略了老刑警的厉害。
“你刚才说的那种事理论上是不可能出现的。”
“哦?是吗?您的回答并不肯定啊!”
尹剑平再次喝了一口柠檬茶,这次他感到了这种中西合璧的茶水中,似乎也带有着一种苦涩的味道。
“其实,古玩鉴定并不是你们看到的那么简单,在台上几个专家好歹看看就可以确定古玩的真伪。”尹剑平的脑门再次舒展开,只露出了赘肉下浅浅的皱纹。
胡玉言感觉到了前所未有的喜悦,他终于要打开教授的话匣子了,对于这种情况,他选择了倾听,而不再去提问。
“现在不同于以往,过去的造假,无非是在表面上做一些文章而已,比如字画会用炭火烘烤,以增加他的古旧感,而瓷器有可能在釉色上做一些文章,让他比较接近元、明瓷器的光泽。但是现在,各种先进的科学手段已经上来了,即便是专家,如果只凭自己的肉眼去看,恐怕也不好确定文物的真伪。所以,在很多时候,有必要借助于仪器。”尹剑平说完这段话后,好像也意识到了胡玉言在等待自己继续发言,他果断地停下了话头,又喝了一口柠檬茶。
“比如C14检测吗?”胡玉言可不想放过自己确定的猎物,他一定要在尹剑平的身上得到什么之后才肯罢休。
“嗯,这是被大众所知晓的比较常用的一种,但是好像在国外都已经不用了,因为很多聪明的造假者好像做出了相应的措施来应付仪器,比如最常见的是找来一些个古代瓷器的碎片然后再以这些碎片重新粘合修补成新的瓷器,这种瓷器如果运气好,C14检测是无效的,因为这种瓷器中本来有一部分就是真品。取代C14技术的是核磁或者频谱扫描之类的先进技术,但是这些技术的检测费用较高,在中国还没有被普遍使用,而且据我所知,检测的结果也不十分稳定。”
“用仪器都不一定能测出真伪,那么你们怎么保证在节目上的鉴定就一定能够准确呢?我看过《古董鉴赏》节目,每件古玩的鉴定时间都不超过一分钟,你们看得是很快的,专家给每件藏品的评定理由也很充分。您刚才也说了鉴定一个古玩的真假,并不是一件这么简单的事情。那么您刚才说过,鉴定出现错误的可能性理论上是不可能出现的,您的那份自信由何处而来呢?”胡玉言继续做着有针对性的引导,而这次他不再用温柔的方式去试探,而是以尖利的语气直插入问题的核心。
“本来有些话,我是不该说的,也有人嘱托过我不要说,但是正如你所说,我这个年纪是不怕什么的,而且我确实也有一种对事物真实感的执着追求的欲望。”
胡玉言不知道尹剑平是投降了,还是根本就打算说出一些事情来,他觉得这会儿又该是自己一言不发的时候了。
“节目中所鉴定的藏品都是事先决定好的,藏品只有两种可以登上节目,一种是完全可以确定的真品,一种是赝品中的赝品,典型的不能再典型的假货。那些模棱两可不好鉴定的东西是绝对不会上节目的,就算在录制的过程中有,在最后播出前,也会被裁减掉,即便它只是存在着一丁点疑问。因为这种电视台播出的节目,如果鉴定出一点纰漏,特别是电视机前如果真有行家在注意的话,是很危险的,对专家的声誉和《古董鉴赏》这款品牌节目的声誉都会有影响。我这么说你能够明白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