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往事如烟(第5/10页)

他忙摆手道:“乡下这种地方人多嘴杂,最好还是别麻烦警察,免得背后被人说三道四。我打算待会儿就搭车回去一趟,等把家里安顿好了再回来,只是恐怕帮不了兄弟你了。”

我赶紧说没事没事,你已经帮我够多了。然后嘱咐他千万要小心,实在不行找警察,并让他报韩城的名字。

送走老贾后,我一刻都没耽搁,直接去找陆素心。

我直奔拍卖公司,果然找到了她。昨天拍卖会临时终止后,拍卖公司便没有营业,昨天还门庭若市,今天就冷清得门可罗雀了。

陆素心满脸愁容,不用问就知道情况不怎么样了。

“你还好吧?”

她揉着太阳穴苦笑道:“我这样子像是好吗?”

“昨天那个事情还没搞清楚?”

她摇了摇头:“苏老说他从不知道这件事,而沈经理从昨天开始就联系不上了,如果到明天还找不到他,那我只能报警了。”

“那些已经被卖掉的赝品呢?怎么办?”

“唉。”她叹了口气说,“不提这些烦心事了。你来找我,是不是佛灯的事有眉目了?”

我点点头,把事情说了一遍,她喃喃道:“至尊货?”

“我手里现在没有这种级别的东西,就算是做个仿品也来不及了。而且我也告诉过你了,这件事我不方便出面,只能来找你。”

“你也不用客气,昨天我就说了,佛灯是我们海遗会牵头回归的,这件事我义不容辞。只是这至尊货……”陆素心突然眼前一亮道,“你说他们只需要把当票交出来,而不是东西本身,那我们只要能骗过典当行的人就行了。”

“你的意思是?”

“如果单从字面上来判断的话,一只永乐青花压手杯是不是够值钱了?”说着,她调皮地一笑。

事不宜迟,我和她带着那个赝品压手杯直奔那家指定的典当行而去。

这家典当行位于南京大学背后的金银街上,有个很响亮的名字,叫四海当铺,但是等我们找到后一看,居然是家门面很小、装修简陋的小当铺,里面只有一个老头。

当铺是中国的古老产物,最早出现在南北朝时期,一直延续到了新中国成立前。当户大多是穷苦百姓,抵押一些东西来换钱维持生计。一般当价都不会超过原价的一半,而且赎当时需要归还高额利息,而期满就无法赎回了,之后任由当铺变卖。

新中国成立后,当铺就取消了。改革开放之后,当铺在有些地方又恢复了,只是规则和方式都有所改变,名称也改为了典当行。不过民间还是存在很多不规范的小当铺,譬如这家四海当铺。

正规的典当过程都是需要出具有效证件的,不然谁能证明这张当票是你的。但是这个当铺显然有问题,老头没有问我们要任何证件,直接鉴定之后给了个评估价格。

幸好这是个赝品,也幸好这老头功夫不到家没发现那是个赝品,不然他给出的价格连实际价值一半的一半都不到。我们也不是为换钱而来的,当即答应了。老头就为我们开了当票,称三天内若不赎回,东西就归当铺所有了。

我偷偷对陆素心说:“这当铺明显不干净,不如就这么把这东西换点钱吧。”

陆素心掩着嘴小声道:“不行,你都说这当铺不干净了,东西不拿回来转头他们就能拿去骗人。”

我无语地撇撇嘴,果然我们两人的价值观还是有差别。

当完东西,我们两个拿着当票出来了,这时候我才想起来,那个什么刘半仙到底在哪儿我还没问。

“听这名字,应该是个算命的吧?”陆素心说。

“可是南京城这么大个地方,我上哪儿去找个算命先生啊。”

话音刚落,背后突然传来一个声音:“这位先生,您要不要算上一卦?我瞧您红光满面,是有大财运在眼前啊,只是还缺人指一下明路。”

我回头一看,是个小个子男人,打扮得就像个算命先生,戴着一副眼镜,留着两撇小胡子。我和陆素心对视一眼,觉得这送上门来得也太巧了,摆明了就是伪装成算命先生一直在等我们,倘若我们不接茬,那就不是目标。在上海这种人就叫做“连裆模子”,就是一起合伙行骗的意思。

我心说你连我脸都没看到就说我红光满面,也是见了鬼了,不过嘴上还得问道:“先生请赐教,怎么个明路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