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 真正的对手(第3/5页)
“连长,别忘了,这个老鲁可是华野的人。全军第一我们可争不过的。”刘长河提醒道。
“哦!倒也是。能学多少就学多少吧。这次追剿贺连城也算是在实战中学习了。不懂的多问问。也用不着偷艺,老鲁挺豁达的一个人,不会向我们保留的。就看你们有没有那个悟性学到了。”林向东交代道。
“这个不用连长说,我们早就有这个心眼了。今天白天,我就一直跟在老鲁的身边学习着呢!”刘长河应道。
林向东道:“有些具体的东西待剿完这股土匪后再系统地学一下。不能轻易地放老鲁回华野就是了。”
天色一亮,鲁平志又开始了寻迹追踪。只不过昨天还多少能看到的足迹,在经过一晚上的露水打湿后,更显得不易查找了。并且目标在尽可能地不走泥土地面,而是在草地上或石砾中行走。
“老鲁,经过一天两晚,目标的足迹应该被自然环境破坏了多半,还能找得到吗?”刘长河走到正蹲在那里查看地面的鲁平志身边说道。
“没关系,追踪术不仅仅是凭借足迹进行追踪的,自然界中的一切,都会留下目标所经过时的痕迹。才过了两天而已,目标前行的路线还是非常明显地为我们标出来了。”鲁平志说着,站起身来,走到前面一处草丛旁边。那里有几片长形的草叶断开了。
“朝东面去了。”鲁平志望了望草叶的断口处,肯定地说道。
刘长河惊讶道:“老鲁,你这是根据什么判断的?”
鲁平志说道:“我们所追踪的目标到了这里,认为走到深山里了,心理上认为比较安全了。所以心态放松之下在经过这里时不经意地做了一个动作。目标的手中应该持有一柄锋利的匕首,走到这里时随手一挥,斩断了旁边的几片草叶。刘班长,你注意看一下这几片草叶的切口,是朝东向呈斜形的。这种草木的切口,无论是站着或行走,持刀随手一挥所造成的切口都是不一样的。它准确地告诉了我们目标去的方向。”
“老鲁,厉害!”刘长河惊叹道。
“还有,这里的草丛中还存有一些倒伏未能全起的嫩草,草丛在鞋子的踩压下,四下散开,只要注意一下侧重点就能判断出一个方向来。”鲁平志又指了前面的草丛说道。
“这些东西你不特别地说出来,谁能注意到啊!”刘长河挠了挠后脑勺说道。
“所以,自然界中有些看似非常简单的极易被我们忽略的东西,却能告诉我们非常重要的信息。”鲁平志笑了一下道。然后先行走去。
刘长河朝鲁平志后面竖了一下大拇指,一脸恭敬地跟了上去。
“老刘现在开始拜师了!”陈国力后面说道。
“告诉同志们,都跟着学着点。这可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林向东说道。
又前行了一个多小时。刘长河忽然兴奋地指了前面说道:“那里有一支被折断了的树枝。”
“刘班长有进步了!”鲁平志笑道。
走到近前,鲁平志观察了一下那根被折断的树枝,说道:“是目标昨天经过这里时不经意折断的,刘班长,以此判断,能看出目标朝哪个方向去了吗?”
刘长河仔细地看了半天,摇了摇头。
“目标又改变方向了!”鲁平志说道,“树枝虽然易被折断,但树皮比较柔软。树枝在被人用手折断时,外面的树皮被扯下了一条。再看断口处,是朝南折断的。行走的过程中,普通人的习惯是朝前面用力。所以目标又朝南面去了。当然,也有个别人是反向用力的,所以在判断上,还要综合其他的信息,方能准确无误。”
“这个土匪有点像在兜圈子。”林向东走过来说道。
“不错,目标的确是在兜圈子。这也是在反追踪术中常用的一种方法。不过我们所追踪的这个目标走到这里后,心理上已经完全放松了。行走时的习惯动作不经意地便表现了出来。生活在山林中的人,手上多会持根棍子或者随手折断一根树枝,这是一种心理上的防范。”鲁平志说道。
“老鲁分析得太透彻了!连心理学都用上了。看来这个小土匪就是上天入地,我们也能追踪到他。”刘长河佩服之余,笑道。
“我们也要朝南继续追踪吗?”林向东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