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阅读背景:字体颜色:字体大小:[很小较小中等较大很大]

第十三章(第2/7页)

“还生孩子,想得美。现在没房子,哪个女孩会嫁给你。”百合瞥了蓝祖平一眼。

“不是说浦东也要盖经济房了吗?到时候你可不可以申请?”蓝祖平问。

魏元摇头,“那是给有上海户籍的人的福利。我们外地来的,想都别想。”喝了一口酒,魏元接着说,“我感觉,经济适用房的建设初衷是好的,但是,范围的划定还是不够准确。你想,不管是哪个城市的原住民,谁家还没套房子?他们再申请房子,一部分人是为改善居住条件,还有一部分人就是为了投资。”

蓝祖平接道,“是。其实真正需要住房的,倒是我们这些不上不下的人。但还真没有人管我们。唉。”

“不是说居住证满七年,就能申请转户口吗,你办个居住证等着不就行了。”甘婧停下剥虾的手,问。

“对了,人事部给你办居住证了吗?”魏元问。

甘婧摇头,“没人提这个事,我也不急,就没问。”

魏元苦笑,“不办也罢。你知道要证明你自己是人才要跑多少地方?”

“不知道。”甘婧老实回答。

“要房东和你一起去房管所开租房证明;要去税务局打印你过去一年的纳税证明;要去人才交流中心去给你的学历办认证;要你的单位提供余期六个月以上的劳动合同;要你的户口原件;还有你前一个单位的退工证明;还要去医院体检拿体检证明;如果你不幸已婚并生育,还要提供你另一半的全套材料,结婚证,再加上你小孩的出生证明,你自己算算要跑多少地方。”

魏元苦笑一下,“这些管理部门并不在一起办公。所以,你要一家一家去跑。每去一个地方,加上路上的时间,基本都要花半天时间。我算过,我拿齐那些手续,正好花了一周时间。还好我们公司是不定时工作制,要是上班打卡的单位,估计一个月的奖金全要被扣完。”

“这么麻烦,那办一次管几年?”甘婧问。

“一年续办一次。”魏元回答。

“续办七年就可以转户口吗?”眉眉问。

“不。居转户还有另外条件。第一,你缴纳社保必须满八十四个月,因为换工作补缴、停缴都不行。这一关就难住了许多人。既然是人才,肯定就有很强的流动性,整整七年不换工作,基本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所谓的八十四个月,往往还要再多加半年甚至一年时间。第二,要有中级职称,且与岗位匹配。这条看起来容易,其实也很难达到,评职称基本是事业单位的事,像我们这种外企或者私企,哪有机会评职称?我观察过,这条件又拦下一批人。再有,要连续三年社保缴纳金额超过上海市平均数两倍还是三倍。这连续两字,再拦下一批人。这其间,不能休长病假、女的最好不要生孩子、千万不要请哺乳假。要不就白费力气,又要从头再来。”

“为什么?”甘婧问。

“因为你一旦长病假、生孩子、或者请哺乳假,工资就会下调。工资下调,个人所得税就会下调。这样,就算你社保达到平均数的倍数,但个人所得税太低不匹配,同样不行。”魏元耐心解释。

甘婧一吐舌头,摇头,“我肯定不是他们需要的人才。我不办了。”

眉眉摇头,“不办?如果你想在上海考驾照、买车、购买上海牌照还有子女入学就医都需要这证的,听说买房子也要。”

“那我就不买车不买房子。”甘婧耸耸肩,“眉眉,你办了?”

眉眉摇摇头,“办那个证有个打分系统,人家最低要本科学历,我是专科毕业,没资格。”

“在外来人口管理这方面,国内本来就没有一条比较规范的路,是我们给管理部门添麻烦了。设置这么复杂的程序,人家得费多少脑细胞。佩服!”蓝祖平举起饮料,“兄弟们,剑齿虎项目让大家跟着我吃苦了,何总说了,项目结束后,按老规矩,该加薪的加薪,该分红的分红。来,为加薪分红干一杯。”

手中单薄的一次性塑料杯碰不出声音,几个年轻人站起来,大叫着配音:“嘭!干杯。”

麻麻辣辣的小龙虾伴着清凉的啤酒入口,有那么一瞬间,甘婧突然有些想家。

“蓝老师,这种地方唐红果儿来过吗?”甘婧小声问道,“像她那样在海外长大的孩子,应该不习惯这种喧闹而又油腻的地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