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第3/5页)
要回他们住的旅馆,就得经过全世界最著名的一个景点,一个巨大的楔形广场,三面环以带有典雅拱廊的建筑,开口的一端矗立着一个红砖钟楼,钟楼后面则是一个举世闻名的大教堂,白色的圆顶、光彩夺目的立面,名副其实地体现了无数个世纪人类文明的辉煌载体。沿着楔形广场的两条长边,密密地排列着好几排椅子和圆桌,它们是几家历史悠久的咖啡馆的露天咖啡座,隔着广场的铺路石,就像两支对峙的军队。还有好几支毗邻的乐队,乐队成员和指挥全都身着无尾礼服,不顾早上的暑热,在同时演奏着军乐和浪漫音乐,演奏着华尔兹舞曲以及带有雷鸣般响亮的高潮桥段的广受欢迎的歌剧选段。到处都有鸽子在侧飞,在昂首阔步和随地排泄,每一家咖啡馆的乐队在受到离它们最近的几个顾客稀稀拉拉的热诚鼓掌后,都或长或短地稍停片刻。密密层层的游客川流不息地涌过阳光明媚的广场开阔地段,要么就是呼朋唤友地停下脚步,融进精美的柱廊底下黑白分明的光影拼图中。差不多有三分之二的成年男性都带着相机。
科林和玛丽一路步履艰难地从船上走过来,在穿过广场前先在钟楼逐渐缩小的阴影下停下了脚步。玛丽一连好几个深呼吸,在一片喧嚣之上这意味着他们在这儿终于找到水喝了。他们俩紧靠在一起,沿着广场的边缘一路找过去,可是没有空桌子,就连可以跟人家拼桌的空位都没有,大部分来来回回穿越广场的人流看来也都是在找个地方坐下,那些离开广场进入迷宫般街道的游客也是无可奈何之下气哼哼地走的。
终于,在一对挥舞着账单在座位上扭动着身体的老夫妇旁边干等了几分钟以后,他们终于能够坐下来了,然后才发现,他们这张桌子明显是在侍应生服务区域的一个偏远的角落,另外还有一大帮伸长了脖子、捻着根本听不见的响指招呼侍应生的顾客会先于他们得到注意。玛丽眯起充血的眼睛,已经开始肿起来的干裂的嘴唇嘟囔了句什么;当科林开玩笑地举起面前的小咖啡杯将残渣奉献给她时,她把脸深埋在了两手中间。
科林快步绕过桌子朝拱廊走去。吧台入口处最阴凉的地界聚着一帮百无聊赖的侍应生,可他们把他给嘘了出来。“没有水,”其中有一个道,指了指阴暗的拱形廊柱框出来的那一片满登登的等着付账的明亮的人海。科林回到他们的桌子边,握住了玛丽的手。他们的位置距两个乐队差不多远近,虽说音乐的声音并不太响,两种音乐的叠加造成的不和谐音以及节奏的错乱还是让人无所适从。“他们会给我们上点东西的,我看,”科林很没把握地说。
他们俩把手放开,往椅背上一靠。科林追随玛丽的目光看着附近的一家人,小小的婴孩由父亲托着腰在桌子上站着,在烟灰缸和空杯子之间蹒跚走动。小孩戴了顶白色遮阳帽,穿了件绿白条子的海魂衫,下面是饰有粉色蕾丝和白色缎带的鼓鼓囊囊的裤子,脚蹬黄色短袜和猩红色皮鞋。奶嘴那淡蓝色的橡皮环紧紧地贴在嘴巴上,遮住了嘴巴的形状,使婴孩带上了一种持久不变的滑稽的讶异表情。嘴角一道亮闪闪的涎水慢慢在下巴上深深的小窝窝里聚集起来,然后漫出来,带出一道明亮的尾迹。婴孩的小手一握一伸,脑袋古怪地摇晃着,两条软弱的小胖腿被又大又重、毫不知羞的尿布笨拙地分开。一双狂野的眼睛又圆又纯,目光灼灼地扫过阳光朗照的广场,看似又惊又怒地定格在大教堂的圆顶轮廓线条上,曾有人这样描述过,说那拱形的顶端,仿佛在狂喜中碎裂成为大理石的泡沫,并将自己远远地抛向碧蓝的苍穹,电光石火、天女散花般喷射而出又凝固成型,仿佛滔天巨浪瞬间被冰封雪盖,永不再落下。那婴孩发出一个含混粗嗄的元音声响,两只小胳膊抽搐地指向大教堂的方向。
科林在一个侍应生端着一托盘空瓶子朝他们转过身来时试探性地举起手来;可他的手还没举到一半,那人就已经从他们身边过去了。旁边那一家人准备要离开了,那个婴孩被传递了一圈,最后母亲把他接了过去,她用手背擦了擦孩子的嘴巴,然后小心地背朝下把他放进一辆镀银装饰的婴儿车里,经过一番激烈的斗争以后,把孩子的胳膊和前胸套进一套有很多搭扣的皮质扣带中。婴孩被推走的时候仰面躺着,眼睛狂怒地紧盯着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