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阅读背景:字体颜色:字体大小:[很小较小中等较大很大]

上卷 天魔煞 第四章 秘密石阵(第4/7页)

“停!”杨峻闷闷地止住了这位超级御厨的烹调经,“你去秦清流那里也成,顺道也给我盯住他。”

袁昇这回领了圣命,对蕊依周遭的亲密宫女进行了一番细细的审查,同时密令青瑛去搜查蕊依的卧房。

蕊依身为韦后的四大亲信宫女之一,又颇有些才气,因此为人略显孤傲,哪怕是最亲近的密友宫女也觉得她不易接近。她心里真正想什么,永远不会让别人知道。

一番细密的审查后,袁昇回到丹阁已近午时,才到得大门前,便是一愣。门槛前横着一小串铜钱,钱下压着张揉成一团的麻纸。

袁昇拾起纸团,拆开来,上面还是那八个字:入虎狼穴,速寻脱身。

他左右张望,这回甚至没有什么人影,显然那人这次是提早来到此处,悄悄扔下了纸团。袁昇摇了摇头,看来这太极宫内当真是疑云重重,比如这个扔纸团的人,就难辨敌友,难辨其真意。

袁昇每次回到丹阁,都忍不住去那石阵前转一转。此时仍是暂将这“纸团疑云”扔到一边,转回后园的假山前,凝神一看,登时发现了异常——石阵被人动过手脚,那个神秘的脚印又出现了。

袁昇心中骤然一动,虽然五岳真形图怪案连发,但这丹阁后的石阵很可能牵扯到太宗皇帝之死这样一个大唐的终极秘密,仍是让他忍不住要一探究竟。

地上的脚印杂乱无章,显然那个人曾经徘徊许久。

那人的心神是慌乱的,因为许多脚印步幅完全不同。

那人的心态是急躁的,许多处的脚印极深,显然那人落地急促、颇为用力。

法阵的乱石被拨动过,但那人显然没有破解自己摆布的法阵……

他到底是谁,他到底在寻找什么?

“袁大将军,袁大将军在何处?”

几声清脆的呼唤将他惊醒。原来安乐公主又驾临丹阁,因遍寻不见,便遣人叫喊。

袁昇急忙转身出了法阵,与安乐相见。

听得太极宫内连出怪事,安乐公主也是忧心忡忡。不过,女郎的心思终究与男人不同,她愈发直觉地认为,宫内出了如此诡异案情,只怕都与丹阁后园的怪阵有关,也就是与太宗的暴亡有关。

这位大唐第一美人自恃平生没有办不到的事,忽然发现了探察本家皇室机密的神奇任务,自是好奇心大起,孜孜不倦地又搜罗来了许多史料。

回到室内,袁昇秉烛细看了许久,才徐徐叹道:“当年,这天竺方士娑婆寐开出了沮赖罗等诸般神奇怪药,太宗以举国之力替其寻找,随后此人又耗时一年之久炼丹。但太宗皇帝服用其药物仅仅两个月后便暴毙。后来的事,你已经知道,按常理此人定应被处以极刑,但高宗皇帝为尊者讳,没有对其治罪……”

安乐愤愤地哼道:“于是,犯下弑君大罪的异国方士居然没有被追究,而是被放归本国了,且得享天年。这本《唐镜鉴》上便持此说。”

“还有,这个胡僧娑婆寐是怎样让英明神武的太宗皇帝对其奉若神明、言听计从的?”

“你是说……”安乐公主听得似懂非懂。

“再看这几份史料上的话,如贞观五年,太宗曾力斥图谶之说‘此诚不经之事’……可见,太宗正当壮年之时是看不起长生灵药之说的……太宗皇帝一定是在此后遭遇了什么变故,这个变故很可能是世间之力无解的,以至于让心坚如铁的太宗皇帝变得惶惑不安,不得不求助鬼神之力,开始宠信胡僧。”

袁昇说着摇了摇头:“可惜,子不语怪力乱神,史官秉笔直书,但对这些不可解的神秘怪异之事多予忽略。那些事最多载于野史中……”

说到“野史”,他脑中灵光一闪,忽道:“屈突诠的《宣逸录》!”

安乐也是双眸一亮:“就是那段太宗皇帝夜闻天魔厉鬼索命,难以入眠,后来由尉迟敬德、秦琼请缨守门,才由此平安?”

她手脚麻利,说着已从满案书卷中找出了那册《宣逸录》,捧到了袁昇眼前。

袁昇接过来急速翻阅,这段异闻先前早已看过,这次更是一目十行地看完,随即便如飞般浏览书中其余的异事。他越看脸色越是凝重,过了许久,才掩卷沉吟道:“此书名为《宣逸录》,果然所宣多为逸事,而非异闻。你看书中说的这些,太宗因千里马之死迁怒马夫,被长孙皇后规劝;唐高祖第十一子韩王李元嘉为神童之逸闻;吏部尚书唐俭赢棋于太宗,险些被杀,终为耿介之尉迟敬德所救……这许多逸闻,以记录太宗事迹为多,且多在别的史料中也有载,可信度不低。倒是太宗夜闻天魔索命这一条,最为奇特。此录不见于其他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