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阅读背景:字体颜色:字体大小:[很小较小中等较大很大]

第一章 [ 明之卷一 小镇惨案 ](第4/6页)

“段先生,不瞒你说,我母亲出身贫寒,跟我们周家的差距比较大。”周彬轩的脸上露出苦笑,“我并不是在说看不起舅舅他们家境贫寒,而主要指人格品行方面。我们家族从改革开放便涉足商界,从农产品和化肥的交易做起,伴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动,主营业务辗转改变了几次,最终在保健品这一行业稳定下来,并有了今天的成绩。这当中固然存在机遇因素,但我认为成功的主要秘诀是我们家族成员的辛勤劳动,从我父亲那一辈,一直到我,再到现在已经成年的我的下一代,不管男女,大家一直都是勤勤恳恳的,虽然有了一定的成就,但我们不曾因此而放松—这也许是我们周家的好传统吧,可是……母亲娘家那边却完全不一样……”

“我们周家做事一直比较传统,即便在家境发达后,也恪守家规,继续留在这个祖业传承的镇上;挑选媳妇时也更偏重找底层出身的好姑娘,为的便是让家族企业的发展更加凝聚力量。父亲相亲时,也基本是按照这一要求进行的—不在乎女方的家境和出身,但个人品德却一定要放在首位。最终,父亲喜欢上了镇里长大、性格内向但勤俭持家的母亲,那时对父亲来说,母亲简直就是最合适的结婚对象,但他肯定没想到,母亲的家里有多么奇葩。

“母亲的家里比较贫穷,周家一度认为这样的家庭更能培养勤俭持家的品格,却忽略了随之而来的副产品。母亲的这种家境导致她娘家对母亲的婚事投入了太多期望,无论是姥爷、姥姥还是舅舅,似乎都倾向于借助一个富贵的女婿让家庭走出窘境。而他们家里人的性格,也在很大程度上与我们的家风不合……或许我这样说太难听了,但我感觉除了母亲以外,他们家都多多少少有一点贪财好利、刁钻刻薄,尤其是舅舅……父亲曾说过,以前每次跟母亲回娘家,对他来说都是一种煎熬。”

“如果你们这么不喜欢他们,这次叶国立又为什么来到镇上找你们周家呢?”段一问,“他甚至在这里住了四五天的时间,如果不是他遇袭身亡,他应该还要再住一段时间吧?俗话说,‘无事不登三宝殿’,更何况是你们这种彼此之间有隔阂的一对亲家了。”

似乎段一的这个问题让周彬轩很是为难,他深吸了几口气,随即用手托下巴、低头思忖着,良久,周彬轩缓缓开口说道:“段先生,我就不怕你笑话了,事实上,我们家在公司股权分配问题上出现了一点争执。”

“哦?”段一来了兴趣,他把屁股往前挪了一下。

“哥哥在世时,我们的思贤保健品有限责任公司主要是哥哥一手经办起来的,那时候除了与我们周家无关的融资之外,其他的股权几乎完全集中在哥哥一人手中。当时我们没有任何人反对,因为所有的事也都是哥哥负责的。后来,随着事业的扩大,哥哥明显地感到分身乏术,于是开始有意地向其他家人分散权力和职责,这其中最主要的是分配给我,得益于这个过程,当时我们周家大部分成年人都得到了一笔完全没有付诸努力就得到的资财。

“哥哥去世后,公司的主要业务转移到我身上,自此,我们这种家族式经营企业的弊端才终于展现出来—囿于血统、亲情的维系,我们之间的股份长时间权属不清。这种矛盾在哥哥去世后得到了总爆发,对于家中周姓的人来说,由于都长时间生活在一起,即使权属不清也不怎么在意;但是,对于嫁到周家的媳妇来说,比如我的母亲,还有我的妻子柳文秀,以及去世哥哥的妻子柳文慧,这个问题就显得比较敏感了。

“母亲的问题最为严重,她娘家比较贫穷,很想借助富裕的周家帮娘家一把。再加上舅舅那种性格的人在这当中灌闲话,夹在两家中间的母亲越来越难做。尽管她也渐渐不习惯娘家人的做事风格了,但毕竟打断骨头连着筋,血脉是依然相连的。”

此时此刻,段一又感到一阵晕眩和反胃,他本来就不擅长处理这种人际关系,今天听周彬轩讲述这种混乱的家庭财产纠纷,更感到不适了。不知不觉间,他竟再次联想起刚才叶国立那摊混合着血液的脑浆。尽管段一并未目睹这一杀人现场,但竟在脑中浮现出清晰无比的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