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阅读背景:字体颜色:字体大小:[很小较小中等较大很大]

第一章 佛骨难(第3/34页)

阴冷刺骨的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极度的紧张感,仿佛弓弦绷到了将断之时。

韩湘只觉莫名惊诧,难道这就是迎佛骨的前夜吗?在他的记忆中,长安城从未有过如此古怪的氛围,更何况尚在新年佳节里。为什么一切都让人感到无端的恐慌?

突然,城门前起了一阵喧哗。

紧接着,几个胡僧被金吾卫推搡出了入城的队伍:“没有通关文牒不得入城,快滚!”

韩湘定睛一瞧,那不正是在山道上帮忙推车的几位吗?

他连忙挤过去:“几位师父,发生了什么事?”

胡僧们也认出了韩湘,异口同声地嚷起来:“哎呀郎君,我们遇上贼啦!”

“贼?”

“我们几个的通关文牒突然都不见了,这一路上都带得好好的,怎么就丢了呢?”胡僧们都快哭了,“明天就要迎佛骨了,我们却入不得京城,这可如何是好啊!”

韩湘说:“再找找?就算是贼,偷你们的通关文牒又有何用呢?”

“全身上下都找遍了呀。我们是出家人,没什么财物,偏丢了最要命的通关文牒,唉!”胡僧们急得捶胸顿足。

韩湘想了想,道:“别急别急。进不了城没关系,我给你们出个主意,今夜赶紧从城外绕到南面的明德门。明天佛骨从凤翔一路迎入长安时,将先通过明德门进京城。你们在那里等候,拜迎佛骨不也是一样吗?”

胡僧们破涕为笑:“郎君说得有理。多谢指点,那我们这就去了。”

“快去吧。”

“阿弥陀佛。”胡僧们向韩湘郑重道谢,便绕向南而行了。

总算帮上人家一点小忙,权作报答吧。韩湘的心情略微舒畅了些,赶紧又挤进入城的队伍里。终于在暮鼓敲完之前,最后一个被放进了城。

阔别两年的帝都长安。

尽管城门戒备森严,城中却未按时宵禁。这是惯例,每年从除夕到上元节的这段时间里,金吾卫们都会网开一面,暮鼓敲过以后并不立即关闭坊门,而是放任百姓继续采办年货、走亲访友、饮酒作乐,尽情享受新年佳节。到了上元节这一天,更是通宵狂欢,之后才恢复正常的宵禁制度,年也就算过完了。

韩湘打马向靖安坊中的韩府而去。已经入夜,坊街上的行人依旧熙熙攘攘,两侧的店铺高高挑起大红灯笼,家家户户生意兴隆,人人脸上喜气洋洋。

此情此景与傍晚时分的春明门外截然不同,韩湘有些困惑了,难道是自己杞人忧天?

待到韩府,却又是另外一番景象。到处冷冷清清,院中漆黑一片,只有留下看家的仆人在耳房里亮着一盏小油灯。

韩湘向仆人要了一个灯笼,正打算回原先住的房间歇息,仆人抄起墙边的一把铁铲递过来,韩湘奇道:“这是要干吗?”

“郎君有所不知,最近长安城里闹贼闹得可凶呢,听说还出了个飞天大盗,能飞檐走壁,穿墙入院。我这不是让您防着点嘛。”

“瞧把你紧张的。”韩湘失笑,“哪次年关前后不闹贼?再说长安城中遍地的豪门富户,飞天大盗偷到清贫如斯的韩府里来,也太没眼力见了吧?”说着一拍腰间的佩剑,“我有这个呢,用不着你的铁铲。”

“哎哟,那个飞天大盗可奇呢,不爱偷值钱的东西……”仆人还在嘟囔,韩湘已经提着灯笼走了。

穿廊过院时,只见杂物散落了一地,可见叔公走得有多么匆忙。回到房中,却冷得像个冰窟。韩湘坐在满是灰尘的榻上发呆,心中五味杂陈。

今夜肯定无法入睡了。

明天就要迎佛骨了,究竟会发生什么?叔公为何肯定将有祸事降临大唐,甚至危及到皇帝的性命?

但不管怎样,韩湘都觉得自己很难有所作为。蓝关山道上一时冲动答应了叔公,此刻冷静下来,韩湘开始后悔了。

外面又下起小雪来,韩湘踱到院中,想吹吹冷风清醒一下。突然,他发觉韩愈书房的方向有亮光。

韩湘一惊,真来贼了?

他蹑手蹑脚地摸过去。韩愈的书房门虚掩着,有一个人影背朝外,正俯身在书案上。

韩湘把住门,右手紧握剑柄,厉声喝道:“什么人?”

那人的背影一滞,似乎也吓了一大跳。

韩湘又喝了一句:“转过身来!”

他缓缓转过身,却是一张文人的脸,面黄肌瘦,须发灰白,还佝偻着背,整个一副未老先衰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