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部 揭幕 77(第2/2页)
与往常一样,基娅拉很讨厌加百列用的那些溶剂所散发出来的恶臭。为了遮盖那些味道,她每天都做一些味道鲜美的饭菜。他们点上蜡烛,坐在餐桌前,在芒茨湾美景的映照下一起享用晚餐。吃饭的时候他们尽量不谈论这次行动,但是因为有伦勃朗的画在,这个话题似乎很难绕过去。每次谈到这件事时,基娅拉总是要说,如果不是她一开始坚持的话,加百列根本就不会参与这项调查。
“那你很喜欢回到组织里去咯?”加百列略带戏谑地问。
“有一点。”基娅拉表示同意,“但如果马丁·兰德斯曼能成为你最后一项‘大宝藏’任务的话,我也会很高兴。”
“这不是什么大宝藏。”加百列说,“那些离心机还没有到位。 ”
“你不乐意把事情交给乌兹处理?”
“其实,我很乐意。”加百列看了一眼放在客厅画架上的那幅饱经风霜的油画,说,“再说,我现在还有其他事情要忙。”
“她能被按时修好吗?
“最好能。”
“我们要去参加揭幕仪式吗?”
“我还没想好。”
基娅拉看着油画。“我理解莉娜为什么决定把它让给国家美术馆,但是……”
“但是什么?”
“要是我的话,我肯定很难割舍。”
“如果你也有一个因为长了黑发就不幸丧生的妹妹,你就不会这么想了。”
“我知道,加百列。”基娅拉又看了一眼那幅画,说,“我觉得她喜欢在这里。”
“如果你像我一样和她在一起待那么久的话,你就不会这么想了。”
“她不听话?”
“可以说,她也有自己的情绪吧。”
加百列和基娅拉回到康沃尔以后,大部分时间都处在与外界隔离的状态。但2月下旬的一天,马丁·兰德斯曼打破了这种状态。马丁从公众视线中消失了很长一段时间,这有点不太寻常。但他似乎已经下定决心回归,在一年一度的达沃斯论坛上重新亮相。他一开场就宣布再为非洲粮食计划捐赠一亿美元,紧接着又发表了一通振奋人心的演讲,将会议推向了一周以来的最高点。圣人不仅宣告大萧条时期已经结束,他还表示,他对全球经济的未来抱着“前所未有的巨大希望”。
圣人马丁似乎对于中东局势的进展尤为乐观,虽然就在他演讲当天发生的一系列事件与他的积极态度正好相悖。除了一连串恐怖袭击的报告之外,他们还收到一份与伊朗核计划有关的警报。警报来自国际原子能机构。机构主任已经不顾往日的谨慎,预测伊朗在几个月后就能掌握核能力。“不能再会谈了。”他说,“行动的时刻到来了。”
一周的会议之后,马丁竟然打破以往的习惯,同意在新闻中心接受媒体采访。佐伊·瑞德不在现场,她编了一个理由,向《金融日报》请假了。至于理由是什么,她没有告诉同事。更让人觉得好奇的是,她竟然消失了一段时间。与伦勃朗的画一样,知道佐伊·瑞德去向的只有寥寥几个人。实际上,就连加百列都不知道她在哪里。并不是因为他在她恢复期间帮不上什么忙,而是亨德里吉根本不允许他去。
4月中旬的一天——康沃尔几个月来第一个天气稍好的日子——莱瑟姆国际传媒公司CEO杰拉尔德·马隆宣布,他要把德高望重的老牌报社《金融日报》出售给前俄罗斯寡头维克托·奥勒夫。两天后,佐伊也露了一下脸。她决定离开日报,接受美国CNBC电视台的一份工作。很凑巧,她发表声明的当天,加百列正好修复完了亨德里吉的脸庞。第二天,等油彩干了以后,他重新给油画涂了一层清漆。基娅拉走进客厅的时候,看见他站在油画前,一手撑着下巴,头微微歪向一侧。
“她准备好首次登台亮相了吗?”基娅拉问。
“应该好了。”
“她夸你了吗?”
“她不跟我说话了。”
“又吵架了?”
“嗯。”
“决定去华盛顿那边了吗?”
“我觉得她需要我们到场。”
“我也这么觉得,加百列,我也这么觉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