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阅读背景:字体颜色:字体大小:[很小较小中等较大很大]

第二十章 群英聚会(第3/5页)

“诸位,这次的任务不轻,而且时间也不充足,虽然在座的都是资深人士,但这次是严峻的考验。干扰我们寻人的因素除了8万观众,还有现场的保安,以及声、光、电等许多意料不到的因素。我们无法保证能预料到所有未知的情况,所以这次会议是为了增加一个备用计划。”

由于M是后补进来的,方城把从前的策划方案跟他又说了一遍。这个方案是方城一个人做的,后来与寻人专家们协商时他们表示很完善做不出什么补充了,不过针对这么复杂的寻人计划还是感觉压力很大。

“这是最初的方案。这个是场馆的地图……”电子白板上奥运场馆与周边环境的鸟瞰图高亮显示,上面场馆的入口被标明,方城滑动触摸屏,把入口的图标拖到下方。

“根据人的视线能力,包括我在内的8个人从不同的入口进入场馆,每个位置都设定在最高点,也就是从最大视线范围和观众席的设计角度,刚好每人能看到一万人的范围。”

图面变动,出现几个视角的交叉模拟,上面浮现的黑点代表人群,三个视线范围重叠后确保可以交叉侦测以免出现疏漏。

“从每个人的位置到所侦测的距离,可以看到的最短距离为600米,最远可以达到三千多米。在那个距离下,所看到的人身如果在静止不动的情况下显示在视角只有0.06毫米,显然凭肉眼是不行的,所以公司的装备师专门为我们设计了这种远程窥镜。”方城举起手中一个红外线夜视镜一样的望远镜,“这种窥镜最早是1979年时M国人安装在电子卫星上,我们缩短它的焦距,当它对固定范围进行扫描时,活动的单位会自动记录下来通过无线传真到电脑上。根据公司以前的情报,我们对所有人进行了面部和体形的拼图与参数统计,考虑到有人可能会乔装改扮以及在开幕式开始以后声、光、电以及烟雾的干扰,我们加载了高亮内镜和热量感应装置,以求最大限度保证记录的参数准确无误。”

“然后在电脑上进行核对?”M皱起眉头,“8万组数据正行交叉核对所产生的系数是8万个次方,而整个开幕式时间只有几个小时,如果去掉我们的准备工作以及在出现人员走动和非计划内位移的情况,时间还要缩短,我估计最多只有三小时的计算时间,来得及吗?”

“肯定来不及,这样的话可能连一半的人员都核对不出来,这就是叫你加入的原因。我希望你在今天搞出一套排除系统,把参数相差较大的尽快排除在外,减轻电脑的工作量。”

“这个倒不难,但这么大的数据库肯定要经过再三验证,因为人是活动的,他每动一下参数就要发生变动,万一被排除的数据中就有我们要找的人呢?”

“你没看到我们在场的都是寻人专家吗?我们在事先的分析中排除了几个固定因素,首先这32个人不可能全都到场,其次大部分人会对自己的真实身份有所隐藏,尤其是那些在警方挂了号的。根据票务中心信息,买票是需要提供本人的身份证和照片,如果他们想进去,肯定要使些手段……”

方城的话还没说完,M便嘟囔起来:“换成是我,这么麻烦就不去了。”

“这正是我接下来要说的。”方城笑道,“本来就是可看可不看的东西,他们真的非来不可吗?但为什么我们能肯定他们会来呢?除了这是个世纪盛会难得一见外,还有个原因,作为情报人员他们要入场有一个普通人无法比拟的优势,对普通人来说很难进出的地方,他们可以来去自如。”

M挠挠头,想不出来是什么。

梦娜在一边提示他:“情报业与哪个行业挂钩最密切?”

“当然是媒体……”M眼睛亮了,“对啊,媒体区是不对公众开放的,进入会场的媒体不应该很多,如果他们靠这层关系弄个入场券什么的再简单不过了。”

“我们正是从这里打开缺口。经过我们对这些人员的分析,除了少数几个,大多人都与某些大媒体私下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只是我们无法确认是哪些,但我们可以肯定他们坐的位置与媒体区会很接近。就像咱们这些入场券就是捕食者通过媒体与票务中心的关系走后门弄来的,管理处在这一块的安检应该也是比较松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