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阅读背景:字体颜色:字体大小:[很小较小中等较大很大]

第五章 雪为证 2(第2/3页)

“静娘误会了。我的意思是,玉龙子真没那么要紧。大唐不会因为一块石头就亡的,道门也不会因为一块石头就毁祖灭宗。像王质夫那样,为了保护玉龙子而死,虽然令人扼腕叹息,终究过于痴愚了些。在我看来,就算聂隐娘真拿着玉龙子去和朝廷谈判,以当今皇帝的脾气,该打照样打,绝对不会有半点犹豫的。”

“崔郎究竟想说什么?”

“我是想说……”崔淼的声音中突然有了些莫名的颤动,“在青城山时,静娘曾经答应过我,这次只要找到王质夫,完成王皇太后所托,便将与我一起隐遁江湖,从此再不踏入俗世凡尘。如今王质夫已死,我们又为了玉龙子一直追到蔡州城外,算得上仁至义尽了。我想请静娘认真考虑一下,是否可以到此为止了呢?朝廷业已兵临城下,攻陷蔡州指日可待,玉龙子的下落终究不是你我所能掌控的,何不由它去呢?否则,若真踏入蔡州这一个乱局,想要脱身就没那么容易了。”

裴玄静沉默着。

“静娘……”

她抬起眼帘:“崔郎,你的心意我何尝不知,又何尝不想?可是现在,我还不能放手,我必须拿到玉龙子。”

“拿到以后呢?”

裴玄静坚决地说:“我要把玉龙子交给皇帝。”

“皇帝?”崔淼震惊地瞪着她,“喂喂!我记得你是在执行王皇太后的秘密任务啊,而且还是瞒着皇帝进行的。怎么又要把玉龙子交给皇帝呢?”

“我反反复复想了很多遍,王皇太后和汉阳公主派我来寻找质夫先生,却费尽心机瞒着皇帝。为什么呢?一个山人王质夫会对皇帝造成什么威胁?王皇太后要找自己的族兄,皇帝也没有任何理由非难。我现在终于明白了,王皇太后和汉阳公主要瞒着皇帝的,不是王质夫而是玉龙子。”她望定崔淼,一字一句地说,“她们不希望皇帝得到玉龙子。”

“那她们想把玉龙子给谁?”

“不知道。”裴玄静认真地说,“但是我认为,皇帝比任何人都更配得到它。”

崔淼讥笑:“你认为?静娘做得了玉龙子的主?”

“我当然不行,可是皇帝做得了主。”

夜已深了,破客栈里没有几个住客,周围鸦雀无声。但在寂静之中,又总能听到一些可疑的声响,像寒风从旷野中刮过,又像有人在睡梦中呻吟。

许久,崔淼才说:“静娘终究还是维护正统的。开始如此,经历了这么多变故之后,仍然如此。”

“不,我也曾经动摇过。可是崔郎,自从踏出长安,从西到东,再从南到北,这两个月中,我几乎走遍了半个大唐,直到今天,我才真正懂得叔父,还有武相公他们为什么坚决支持皇帝,心甘情愿地效忠于他。崔郎方才说得很对,玉龙子只是一块玉石,本身并无神力,关键要看它落到谁的手中。安史之乱后,大唐山河破碎,最苦的还是百姓。当今圣上戮力削藩,拼劲全力要把大唐重新凝聚起来,如果他真的成功了,那么得益的仍然是百姓。玉龙子虽然只是一块石头,但天下人都以为它在皇帝间代代相传,如果现在突然由别人掌握了它,并拿出来展示天下的话,对皇帝肯定会造成极大的困扰,甚至影响到社稷安定,所以……”

崔淼打断她:“所以皇太后和汉阳公主都不及静娘懂道理。”

“她们有她们的道理,但她们没有对我明说。所以,我还是相信自己的道理吧。”

在她的眼中,皇帝就是那个苦心孤诣收拾着旧山河的人。他小心而顽强地拼合着帝国的版图,像在拼合一片片的碎瓷。光凭这一点,就足够赢得裴玄静的尊敬了。对于皇帝的行为,裴玄静并非总是认同,但她从未怀疑过他的明智。这已经成为她的信念,也应该是这个风雨飘摇的帝国的共同信念。玉龙子,将会强调这种信念。

不过,这显然不是崔淼的信念。他冷笑着问:“你就那么相信他?”连圣上二字都不愿意说了。

“除了他,我还能相信谁?”

“你这话是什么意思?”崔淼的双眸仿佛在冒火。

裴玄静直视他:“聂隐娘,是崔郎引来的。”

“没错。”崔淼笑得更恣意了,“还有呢?”

“真的是王皇太后命崔郎到青城山助我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