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地下室(第4/7页)

“你的意思是……”杨学武沉思片刻,问道,“两个人协同作案?”

“不会。”米楠摇摇头,“如果是你,你会选择这么粗心的同伙么?”

“那就奇怪了。”杨学武摊开双手,“两个人先后来到现场,彼此还不认识——你觉得这可能么?”

米楠的脸色微红,垂下双眼说道:“我也无法解释这一点,所以这只能算是我的一个设想。不过,我觉得,在车灯上写字的人应该不是凶手。”

方木和杨学武同时问道:“为什么?”

“面包车是用死者的钥匙开走的,这说明凶手先入室,控制住死者后,才能拿到钥匙。我觉得凶手多次折返的可能性不大,因为那样会增加被人发觉的风险。所以,他应该是纵火后才下楼将面包车停在消防车道上。这个时候,火已经在现场烧起来了,他应该要尽快撤离才是。如果一定要留下那些字,为什么不直接写在车里,反而要下车写在车灯上那么麻烦?另外,我们怀疑凶手戴了脚套,所以在车里没发现任何足迹,而车前的泥地上却有——你觉得他会拽下脚套,再下车写字么?”

杨学武连连点头。方木也觉得米楠的分析有道理,但是结论太不可思议了。

两个人,在没有事先联络的前提下先后来到现场,当凶手将面包车停在消防车道上之后,另一个人蹲在车灯前写下那组编码。

他到底想干什么?

如果米楠的推测成立,那么,在富民小区杀人案中的水囊上写下那串编码的,会不会是同一个人?

忽然,方木想到一件事情。

在第47中学杀人案中,会不会也留下了类似的编码呢?

他来不及向米楠和杨学武解释,只说了句“等我一下”就匆匆跑了出去。

物证室在三楼,方木急于去查看第47中学杀人案的物证,沿着楼梯一路小跑,对身边走过的人视而不见。刚转到三楼的缓台上,余光中忽然闪过一个人影,紧接着,他就感到自己的脖子被人牢牢勒住。

身后尾随而至的杨学武大惊,几乎同时扑了过来。

“你要干什么?”

方木猝然被袭,本能地抬脚去踩对方的脚背,同时右肘向后击出。没想到脚踩了个空,右肘也被抵住。

杨学武正要上来帮忙,袭击者忽然嘿嘿地笑了。

“你小子,长本事了啊。”

这熟悉的声音让方木又惊又喜,同时,脖子上的力道也松了下来。他转过身,冲着对方就是一脚。

“你他妈的想勒死我啊?”

笑着躲避的高大男子,是邰伟。

杨学武目瞪口呆地看着抱在一起又拍又打的他们,直到方木回过头来,对邰伟说:“这是分局的杨学武。”

邰伟笑着伸出手去:“刚才这哥们都急了,看上去身手不错。”

方木又对依旧一头雾水的杨学武说:“这是J市市局的邰伟,我的老朋友了。”

杨学武这才露出笑容,握着邰伟的手连连摇晃:“叫我小杨就行。”

给双方介绍完毕,方木问邰伟:“你怎么来了,有事?”

“开个会。”邰伟忽然露出一丝笑容,“忘了告诉你了,我被调到C市铁东分局锻炼一年,副局长。”

“哦?”方木有些兴奋,“这么说,你小子要升了?”

“哪里,回去还得看领导安排。”

邰伟嘴上谦虚,其实大家都心知肚明。公安人员被提升要职之前,通常都要到地方锻炼。一年之后,邰伟的职务估计就是J市公安局副局长了。

方木真心为他高兴,当下就约定中午一起吃饭。邰伟说好,散会后电话联系,说罢就直奔五楼会议室而去。

方木和杨学武转身去三楼的物证室,直接调取了第47中学杀人案的所有物证。杨学武不解地问道:“你要找什么?”

“编码。”方木又翻出水囊和面包车车灯的照片,“跟这些类似的。”

在方木看来,尽管现有证据显示书写者和凶手并无同谋,但是他连续两次在现场留下那些编码,似乎也与案件有关。如果在第47中学杀人现场也发现类似的编码,就能够证实书写者与案件有莫大的关系。即使他与凶手没有同谋,也有极大可能与凶手相识。更重要的是,他留下了足迹和笔迹。相对于凶手的谨慎小心而言,他的反侦查能力显然要更逊一筹。也许,找到这个人,将成为案件的重要突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