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阅读背景:字体颜色:字体大小:[很小较小中等较大很大]

第二十一章 真相(第4/14页)

“你去找我外甥了?”杨桂琴突然爆发,“明良已经偿命了,你们还想怎么样?株连九族吗?”

骆少华不再发问,专心开车。经营肉摊的年轻人的确有替表哥继续报复社会的动机和可能,但是,即使骆少华不了解他和许明良的关系如何,仍然觉得这种可能性微乎其微。从年轻人劈砍排骨的手法来看,完成分尸对他而言太难了。另外,也是更为重要的一点,在他的眼睛里,骆少华看不到那种深不见底的邪恶。

十分钟后,两个人来到绿竹苑小区。这里是绿竹味精厂的家属区,住户自然多是工厂的员工。骆少华正在揣摩这个所谓“老师”的身份,老妇已经拉开车门下车,头也不回地向前走。

骆少华急忙也跳下车,追上杨桂琴,不由分说就夺过她手上沉重的布包。杨桂琴大概已经领教了骆少华的固执,倒也没有过多纠缠,只是跟在他身后慢慢地走。

在她的指示下,骆少华走到22栋4单元楼下,杨桂琴还在几十米开外一步步地挪过来。说实话,这个装满书的布包分量不轻。别说是年老体衰的杨桂琴,骆少华拎着它都觉得吃力。他想把布包放在地上,缓一缓酸麻的手,又怕弄脏了布包,惹得杨桂琴不高兴。左右瞧瞧,楼下停着一辆白色东风牌皮卡车。骆少华把布包放进车厢里,斜靠在车身上,等杨桂琴走过来。

皮卡车的驾驶座突然开了门,一个中年男人探出头来,皱着眉头看向骆少华。

“暂时放一下。”骆少华指指杨桂琴,“等等这老太太。”

中年男人哦了一声,缩回头去。

好不容易等到杨桂琴走到楼下,得知她要去5楼之后,骆少华又从车厢里取回布包,大步向楼上走去。

501室的铁门紧锁。骆少华在门上敲了几下,却毫无回应。他扭头看看正艰难地爬上来的杨桂琴:“家里没人。”

“有人。”杨桂琴已经气喘吁吁,满脸都是汗水,“我来之前打电话了。”

她挪到门前,抬手敲门,边敲边说:“赵师父,我是明良的妈妈。”

门忽然开了,一个老妇露出半个身子,神色颇为警惕。

“桂琴,快进来。”老妇看到杨桂琴身后的骆少华,愣了一下,“这位是?”

“送我来的。”杨桂琴显然已经没有多余力气解释,转身指示骆少华,“帮我拎进来吧。”

进入室内,老妇的情绪显然放松了许多。她搀着杨桂琴坐在沙发上,忙活着帮她挂衣服、倒热水。

“桂琴啊,你也真是的。”老妇坐在杨桂琴的身边,握着她的手,“几本书嘛,何必还特意送过来,我让国栋去取不就得了。”

“林老师那么忙,怎么好意思麻烦他。”杨桂琴虚弱地笑笑,“再说,都在我那儿放了一年多了,也不知道耽没耽误林老师的工作。”

“没事,不耽误的。”

“你也别怪我。”杨桂琴的眼泪流下来,声音也开始颤抖,“我不敢看明良的东西,脑子里全是这孩子。所以,拖了一年多才整理他的遗物……”

老妇急忙揽住她的肩头,连声安慰着。

骆少华站在客厅里,默默地听着。从她们的交谈中,渐渐弄清了杨桂琴此行的目的。许明良并不甘心做一个肉贩,曾于两年前参加了成人高考,却因为英语基础太差而名落孙山。这家伙倒没有气馁,打算好好复习一年,重新再考。杨桂琴挺支持儿子的想法,还找来旧同事的儿子—就是那个所谓的“林老师”—来给许明良做家教。她来到这里,就是为了归还当时林老师借给儿子的几本参考书。

两个老太太的聊天重点自然是杨桂琴这一年多来的生活。说到伤心处,杨桂琴又是泪水涟涟。老妇起身去拿毛巾,这才发现骆少华还站在门口。

“哎呀,我都忘记问了。”老妇急忙招呼他,“您是?”

骆少华不知道该怎样自我介绍。杨桂琴先开了口:“你先走吧,待会儿我自己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