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4/6页)
“警方在旅馆前地面上发现了一条血痕,沿着血痕,他们追踪到对面街上的一处花园,里头有一个露台,一把点四五口径的左轮手枪就放在一张椅子上。椅子前方的地板上有一摊血。露台的屋顶破了一个洞,上头沾满了碎骨,还有脑部组织。显然,这里正是死者自杀之处。后来警方证明该把枪的确属于死者,也发现了遗书,因此这是一桩毫无争议的自杀案。
“案发当天早上六点就开始下雪,警方在露台附近发现另一条伴随着雪上脚印的血痕,持续了约一百六十五码,从露台出发,然后绕了一圈又回到露台。
“接下来是整件案子最离奇之处,就是关于死亡时间的推定。史密斯教授查验过死者伤口后发现,这些伤是死者断气前好几个小时造成的。配合露台附近的迹证,死者在前一晚的活动可以重建如下:他在六点之前开枪自杀,但是却没有立即死亡,这让他感到非常惊讶。接着,他在椅上坐了一段时间,地上那一摊血迹就是在这时留下。接着,他离开露台,走了一百六十五码的距离又回到原点,休息了一阵后才又走回旅馆。这个男人在大脑受到极大的创伤后,不但没有立即死亡,反倒存活了几个小时,还能够在雪地行走极长的一段距离,并且神志清楚地跟旅馆侍女说话,这简直是人类不可思议的奇迹。
“史密斯教授指出,任何一位法医见到死者脑部的伤口,必会认定死者是受伤后立即死亡,但这件奇案证明了一个人在大脑受创后却还能和正常人一样行动。”
听到这里,小缨知道林若平想说什么了。
“在第五大道谋杀案中,我们对于一个前提深信不疑——死者中枪后立即死亡。这也是来自于法医的专业意见。但如果这个前提不成立的话,警方一开始的理论就有可能成立,即,死者是在门外的走廊与凶手发生争斗,被射了三枪后,他逃回工作房内,将门上闩防止凶手追杀,至于窗户,原本就是上锁的。做完这些工作后,他才在房内断气。
“这样的状况,比起我刚刚陈述的案例,要更为可信。在第五大道一案中,死者受到致命创伤后,仅仅支撑了约一分钟不到就死亡了,虽然展现出过人的意志力与体力,但绝非不可能。这就是人体的奇妙之处。”林若平停顿下来,看着听众。
“那凶手到底是谁?动机又是什么?”台下有人举手问道。
林若平微笑着说道:“问得好,我得回答这两个问题,才算是完整地解开这个案件。如果我刚刚的推测是对的,这两个问题就再简单不过了。案件报告中提过,一三二街一带治安非常糟糕,抢劫盛行,以致这位叫做芬克的死者入夜工作时都会将屋子门窗上锁。报告中也提到,案发前有两名穿着高雅的女子拜访洗衣店,虽然后来不清楚这两名女子的身份,但可以合理推想她们应该是顾客。芬克必定是因为这突如其来的生意,在工作室中忙得太投入,迟了些将大门上锁。当他惊觉到天色变暗时,匆忙离开房间,准备去锁上店面的大门,但一名持枪歹徒已经闯入,于是他们在走廊发生争斗。
“芬克中了三枪,却没有死亡。他身上穿的衣物吸收了流出来的血,没有滴到地板上,所以走廊上没有血迹;穿过左手腕的那发子弹正好从店面大门飞了出去,掉到街上,因此警方才遍寻不着。接着他奋力逃回工作房,甩上门,拉上门闩,走到房间正中央才倒下断气。由于门已经从内反闩,气窗又太小不能通过,歹徒只好放弃抢劫的念头,迅速离开现场。这就是为什么死者的钱财没有被劫。
“芬克在死前仍没有意识到他的身体所展现出的奇迹,造就了这桩犯罪史上最完美的密室谋杀案……这就是第五大道谋杀案的真相。”
林若平停顿下来,约莫过了三四秒的沉寂后,台下响起一阵激烈的掌声,就像浪潮般淹没了小缨的耳朵!
小缨不自觉地也跟着身边的人鼓起掌来,这堂课好像有一种鼓动人心的力量……她看着站在讲台上的林若平,再度感到这氛围是多么地奇妙……
一九二九年的世纪悬案,就这样被这位哲学家侦探给解开了。
“各位请先别激动。”林若平做了个请安静的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