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阅读背景:字体颜色:字体大小:[很小较小中等较大很大]

第四章(第4/46页)

为了做到口径一致,长官直接下令管辖关东圈的海上保安厅第三管区本部长让第二清除大队的舰艇从横须贺港出发,同时发布从晚天晚上就开始进行清除作业的消息。距离事件发生的第一条情报送达首相官邸还不到四个小时。就一个在紧急时刻捏造出来的遏止恐慌发生的假情报而言,这种谎言不能说不是高超的技法,但是一旦牵涉在其中的人这么广,任谁都难以预测什么地方会出现破绽。『疾风』孤零零地停泊在东京湾的影像就这样出现在电视画面中。就算大部分的国民看不出任何端倪,各电视台邀请到摄影棚内的军事评论家们应该会起疑吧?梶本丢下遥控器,不满地说“市谷那些人在搞什么”,濑户耳朵听着,眼睛则面对着车窗外那似乎太过刺眼的阳光。

“控管媒体不是他们的专责事项吗?就算不能强制摄影人员的行动,至少也应该可以让播放的内容自律一点。”

市谷——防卫厅情报局为因应“报导的自由”和“国家利益的维护”无法兼顾的情况发生,莫不极力地维持对坐在各媒体产业的基层干部位子的人,或企业体的影响力——简言之就是掌握他们的弱点。如果对方是个人,则掌握足以使该个人的社会生命破灭的个人情报。如果是企业体,就掌握支撑其经营基础的骨架。尤其当对方是个人时,如果对方是找不到任何丑闻的清廉人物,甚至会做出设下缜密的圈套,捏造丑闻等等的手段。这些作业被称为“存款”,一旦发生必须掌控媒体的事情时,就一口气整个“提款”出来,作动他们对媒体施加压力。即便是视报导的自由为金科玉律的媒体也不能漠视自己的老板或投下大量广告的企业的意愿,在这种暧昧不明的气氛当中,问题所在的事件报导就莫名地被媒体以“自律”之名而加以控制……整个脉络就是这样。

当初听到有这种机制存在时,濑户不免有一种阴郁的感觉,但是仔细想想,让这种借贷关系成立,以磋商的模式来决定事情本来就是日本社会的特质,对觉得会对大家造成不利的事情大刀阔斧采行隔离、拒绝往来的态度也是日本人的特性之一。而DIS只是深入其中,稍微窜改一下这种借贷关系,完成导出对国家有利的结果的任务而已。濑户不认同这种作法,但是又无法全面加以否定,只能怀着焦躁的心情束手旁观,他对着满脸不悦的梶本说“天气播报员那些人并没有把注意力转向海面不是吗?”

“那就是市谷下的鼻药多少发挥作用的证据啊。”

“多少发挥作用是不够的,必须完全生效才行。说穿了,是市谷那边掀起开端的。”

梶本忍不住气似地说道,随即借着不自然的咳嗽来掩饰自己所说的话。濑户也察觉到DIS那边针对『疾风』采取了某些行动。他窥探着映在将驾驶座隔开的隔音玻璃上的梶本,对着那张没有表情的脸不怀好意地说:“我什么都没听说……”

“别这么说。尽管如此,他们还是很好用的人。身为标榜民主主义的国家,否定他们的存在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在人类的历史上,能够实践完美的民主主义的国家是不存在的。”

这是梶本的口头禅。

“您的意思是说,为了弥补日本的民主政治之不足,像他们那种肮脏的角色是必要的……吗?”濑户反问道,梶本露出了今天第一次出现的浅浅苦笑。

民主主义的构造就是必须要得到过半数的同意才能付诸行动,因此必然地会产生政治的本质不在于国民的意志,议会工作才是重点所在的扭曲情形来。在日本,传统培育而成的磋商体质使得派阀间的利害调整巧妙化,政策俨然只为相当于票仓的企业体而定,结果,与党或派阀的利益没有直接关联的外交或防卫问题就只能打出最没有问题、最大公约数,可以暂时度过当下的政策。对于这种问题,政客的特质是采行不予解决的处理方式来切割,而梶本则以偏袒DIS的态度来呈现。

发生紧急的重大危机时,能够不受司法和立法机关约束,采取迅速而实际的应对的非公开情报机关,对在法令范围内无法采行任何现实而具体的应对行动的日本来说,堪称是度过被定位为反共防波堤的冷战时期非诞生不可的鬼孩子。而在冷战已成历史的现在,知道其存在的每个人都对其废存抱持怀疑的态度,连极度厌恶本身权益遭到侵犯的警察官僚们,也莫不虎视眈眈地找机会想废除DIS。而梶本则主张扩充谍报能力是实现基本政策“经济大国日本的复活”所不可或缺的因素,他利用北韩危机,铺陈以公费整备侦察卫星的环境,一步一步让DIS走向公开的机关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