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万花筒(第4/7页)
“对呀。”
香尾里把康乃馨插在白色花瓶中,频频调整形状。
“真是意外的礼物。”
香尾里把花瓶放在架上眺望着。花瓶旁边放了一个细长的化妆箱。
香尾里八成不知道真棹和宗儿之间的关系吧,敏夫想。不过,说不定就是因为知道,才故意邀真棹来住,这也是有可能的。
香尾里看了一下时钟,似乎正在等待什么。
“这些全部都是你的作品吗?”
舞子从刚才就在看墙上的几幅画。
香尾里的房间之所以会充满明朗的色彩,一半也是因为有这些亮丽的画。几乎所有的画都是抽象的平面和线条的交错,透过鲜丽的色彩构 成整幅作品。
“说是作品未免有点夸张,该算是习作吧。”
虽然嘴上这样说,看到自己的画引起注意,香尾里还是露出欣喜的表情。
舞子对其中一幅画很感兴趣。画的中心有一组图案,然后不断重复,扩张到整个画面。
“好像在看万花筒似的。”舞子评道。
“太了不起了。”
香尾里眯起了眼睛。
“那幅画的标题就叫做万花筒。有一次我看着万花筒,忽然就涌起那幅画的灵感。为了表现出万花筒那种不停转动瞬息万变的感觉,我费 了不少苦心呢。”
敏夫对万花筒这个字眼还不太熟悉。
“你说的万花筒,是那种玩具吗?”
“对,就是Kaleidoscope。你小时候应该也看过吧。现在市面上有卖很多种供成年人鉴赏的高级万花筒。”
香尾里站起来,打开玻璃柜,取出几个色彩鲜丽的圆筒。她把其中一支递给敏夫。筒身上画着细格图案,一头装着小小的镜片。
“万花筒的原型,据说是英国的物理学家戴毕特·布鲁斯塔(D.Brewster)发明的。把色纸放入筒中,映着四面镜子,从另一头的孔观察, 这是最初的原型,不过这支万花筒中没有那种纸片。这种叫做几何形万花筒。”
敏夫把圆筒凑到眼前。舞子的脸在筒底分解成无数个,重叠在一起。这异样的光景令敏夫不禁屏息。
“这种万花筒不是利用色纸碎片,而是把实际的景色做几何变化。等于是望远镜和万花筒的组合。”
他把万花筒交给舞子,舞子也好奇的拿来四处窥视着室内。
“这也是其中一种,碎片是固定不动的,不过转动圆筒时,里面的镜子会跟着动。”
里面的碎片不是不规则的色纸,而是人的剪影。一动圆筒,人影就奇妙的分裂叠合。
“也有不是筒状的万花筒。像这种万花筒,是在两片重叠的镜子下,回转有花纹的圆盘,让图案产生变化。还有,最奇妙的就是这个,这 叫做反万花筒。”
香尾里又拿了一支黑筒递给敏夫。
“你用它看看我的脸。”
筒中出现的景像很奇特。香尾里的脸变得歪七扭八。再换一个角度看时,一大一小的眼珠晃来晃去,鼻子像泡沫似的到处飞舞……“不管哪一种万花筒,基本上都一样。就是利用镜子魔术,把所有不规则的形状,都变成规律的组合。但唯有这种反万花筒,是扭曲原本 端正的形象。我想原理一定是把圆筒中的镜子扭曲吧。从这个看出去,每个人的样子都变得像贝尔梅犹娃娃那样奇形怪状。这种反万花筒中的 魅力,就在于可以把端正的形状立刻变得可怖,那种诡异感吧。”
敏夫用反万花筒看着香尾里画的万花筒。色彩歪斜横流,奇妙的混和在一起,好似一团腐败的肉块。
“哥哥看我迷上万花筒,曾经送我一个恶作剧的万花筒。那是一个很普通的小万花筒。我说根本一点也不特别嘛,我哥哥偏说很特别,叫 我拿到眼前看看。结果你说他的恶作剧过不过分?我的眼睛四周沾了一圈黑墨。原来他在万花筒靠近眼睛的地方,先涂上了墨汁。”
响起敲门声,女佣探头说:“老爷请小姐带客人过去。”
舞子和香尾里走出了房间。
敏夫走到窗边俯瞰庭园。屋前就是花坛吧,杂草中依稀可辨认出几何图案的痕迹。左侧有一座假山朝着池塘的方向斜出,上面有座倾斜的 小亭子,如果站在小亭,应该可以展望庭园的全景吧。小亭前是一个陡坡,坡面尽头有一条小小的流水。溪上架着石桥,溪水似乎是从池塘流 过来的。就在他的视线移至池塘左后方的迷宫时,突然看到树丛间有一个人影在动。还没看清是谁,人影便又藏入树丛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