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阅读背景:字体颜色:字体大小:[很小较小中等较大很大]

第三章 孤立宅邸的理由:封闭的空间(第3/5页)

这里竟然有缆车。

“这儿为什么会有缆车?”

我问矢加田。

“乘这个可以到后山去。我在后山建了一个有瞭望台的小屋。夏天,可以在那里一边喝啤酒,一边往远处眺望。”

“啊,想法果然与众不同。”

“这个缆车怎么了?”天下一问道。“嗯,有使用过的痕迹。我担心会是大腰先生。”

“哦。”我低声道,“好,那我们也上去看看。”

除了绫子夫人和女佣,我和天下一、矢加田以及另外两个客人都上了缆车。

“啊,真陡啊。”足本看了一眼窗外,感叹道,“步行攀登是根本不可能的吧。”

“大腰先生可真是醉疯了,在这样一个大雪天上什么瞭望台呀。”鼻冈慢吞吞地说道。

“大腰先生不是一个人去的。”天下一说道,“缆车不会自己回来。”

大家纷纷点头,表示同意。

大约十五分钟后,缆车抵达后山的小屋。众人走出小屋,四下寻找。和下面不同,这里还下着细雪,打在脸上生疼。

搜索了大约十分钟,我们发现了大腰的尸体。他就倒在小屋旁,但因大雪覆盖,我们都没有看见。大腰后脑勺被人袭击。

以孤岛或封闭的山庄为背景发生命案,这种类型在推理小说的世界中司空见惯。光是天下一侦探系列中,就有好几篇。既然我这个登场人物都这么说,那么准没错儿。当然,正是有读者喜欢看这种类型,作者才会这样写。

我还得做一个附加说明——仅限日本。据评论家说,如今这类作品在欧美已销声匿迹,喜欢它们的只有日本的读者。当然,日本有日本的文化,喜欢欧美人不喜欢的东西,并不能代表日本的读者幼稚或者水平低。想写的作家尽管写,想看的读者尽管看就是了。

只是——请允许我从登场人物的立场说几句。

作者,在构思的时候能再斟酌一下吗?山庄一次又一次因大雪而孤立,孤岛上的别墅一次又一次因暴风雨而隔绝,再喜欢的读者也会厌倦的。即便是我们这些登场人物,都已觉得厌烦了。

事件发生的舞台为什么非要被孤立呢?不孤立又能怎样?

“一个最大的好处,可以限定嫌疑人。”在一旁听我自言自语的天下一插口道。

“通过消除外部作案的可能性,更鲜明地将一个原本被认为不可行的作案方式展示在读者面前。今天的案件也不例外。所有人都在房间里,大腰却在山顶上被杀了。但是,我们又想不出其他嫌疑人。不管你愿不愿意,谜团就这样迷雾重重。作家也有作家的想法吧。”

“好处只有这一点吗?”

“不止。比如说,这是从我个人的角度来说的……”天下一伸手挠了一下鼻梁左侧,说道,“这种小说的魅力在于侦探这个角色孤军奋战。一旦有警察加入,使用科学调查或者人海战术,就会极大破坏智力游戏的氛围。把舞台孤立起来,就使事件成为纯粹的凶手和名侦探之间的对决。”

自称名侦探,竟然还有这种人。我心里暗笑,不由得多看了天下一几眼。他似乎误解了我的意思,连连点头。

“从凶手的角度来说也有好处,这一点也不能忽略。若舞台孤立,警方就无法介入,案件相关人员也无法逃脱。凶手可借机一个接一个地将相关者都杀掉。他要是愿意,在杀掉所有人之后,还会自杀。这种类型的名作是有的。”

“那如果凶手只打算杀一个人,就没有必要孤立了吧?”

“也不见得。可能侦探在破案的时候需要。”

“哦。这样做的好处我明白了,但是也有缺点啊。从凶手的角度来说,嫌疑人越多越好。但在嫌疑人的范围被限定的情况下作案,无论怎么想都有些不自然。”

“的确是这样。”天下一苦着脸说道。

“凶手为什么会选择这样的地方呢?每次读这类推理小说我都会想,要是在大街上神出鬼没地杀人,被抓住的可能性会更低一些。”

“唔。”天下一把双臂抱在胸前,说道,“这样说就没意思了。”

“对吧。所以很讨厌这种类型的故事,从头到尾都不自然,就像一个人工的世界。”

“但是,这次没问题。”天下一满怀自信地说道,“这宗事件能够消除您的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