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丈夫替身(第2/5页)
耀子完全像看别人的生活一样,对自己的希望曾抱有美好的愿望。然而贤一从一出生就和自己产生了不可否认的血缘关系。自己被丈夫的背叛而产生的愤怒,使她不得不重新审阅自己的婚后生活。
这种“背叛”导致的精神上的打击,使她看到了人与人之间那脆弱的关系。
但是有了孩子就要非常慎重地对待业已存在的夫妻关系了。对孩子来说,父母都是别人无法替代的血缘亲情关系,夫妻之间的关系破裂,与孩子是无关的。
而且父母两人无论是哪一方的“缺损”,都无法弥补孩子心中的阴影。失去父亲的悲痛,在丈夫背叛了自己的妻子的心中,与有孩子的夫妻矛盾是截然不同的。
任何时候,其中的一方对于另一方要“溶入”这一关系中来都是十分困难的。
孩子夹在父母的矛盾之中,使耀子处于无法解决的痛苦煎熬之中。
这是一种“三角”关系。作为妻子一辈子都不能原谅丈夫对自己的背叛。这种意识必然导致报复心理的产生。
但这样一来,最不幸的就是孩子。耀子已经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孩子要找到“父亲”出现在这个家中。
“你回来吧!为了贤一!”
耀子心中时时刻刻地祈祷着。这种心态和当初有了极大的改变。当时那种突然失去了丈夫所产生的性饥渴已经没有了。作为女人,性就像毒品一样。一旦中断了“定期”性生活的初期是极其痛苦的。而经过一段时间,过了这段“截断期”,就会忘记这种欲望。
不是失去了这种欲望,只是忘记了。如果一旦复活,又会产生无可复加的欲求。
因此,现在的耀子不是产生了对丈夫的依恋,而是为了贤一而希望高原真的回来。
夫妻关系的恢复,夫妻之间的性生活的恢复,将会使人产生无尽的遐想吧。夫妻生活就是具有如此的魔力。
如果不能恢复的话,那么耀子将会和失去了对生活希望的痴人一样,生活将索然无味。
但无论如何耀子明白,理枝将永远从自己与丈夫(假如丈夫还会活着回来的话)的关系中离去了。从理枝听说高原下落不明之后的刹那间,耀子就明白理枝与高原不可能再恢复到“往日的情怀”了。
也许这样的年轻姑娘心中的浪漫希冀在熄灭之前还要保留一点点余温吧。
理枝的恋情必须有人来代替,心灵的创伤要有新的恋情才能愈合。
然而妻子则不是这样。妻子也可以有别的恋情,但这必须以包容对孩子的“恋情”为前提。
如果妻子与丈夫之外的男人产生新的恋情,那么孩子则有可能失去父亲,同时也会失去母亲。
结果耀子就成了被丈夫抛弃的孤身一人了。而且一旦失去了丈夫,贤一就成了她生活中的唯一了。
“隅谷死了,三枝和理枝已经失去了此行的目的了,但是我绝不能停止对高原的寻找。”
接到警方的通知后,耀子又一次地感到了孤独感。只有贤一才能在这种情况下安抚她那冰冷的心。
也许当孩子真正能“救”自己之日,是确认丈夫死亡之时吧?
2
三天后,三枝和理枝从国外回来了。在发现了隅谷的尸体后的一两天里,他们作为重要的参考人被伊斯坦布尔的警方传讯了多次,那时他们就非常想回国了。
在隅谷的遗物中没有任何可以提示高原下落的线索。耀子得知他们回国的消息,是他们突然来家中拜访的那天。
“哎呀,你们打个电话的话,我一定会去羽田机场接你们的!”
那天耀子把孩子送到了幼儿园,刚刚打扫完卫生。她无意中打开大门时才看到了三枝和理枝站在了大门口。耀子看到他们时,不觉稍稍有些吃惊的样子。
“什么时候回来的?”
“昨天夜里。因为没有什么特别的事情,所以才今天来拜访您。”
耀子感到理枝没有什么其他的变化。
“那太累了,其实你们应该给我打个电话,我去拜访你们才对呀!”
“不,夫人。我们这次去,一无所获。另外,隅谷的事情您已经知道了吧?”
“啊,警察已经来过了。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也不知道隅谷是不是真的知道高原的下落。不过你们两位平安回来比什么都好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