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神 四(第3/4页)
没错、没错。故此,这回正马先生的判断,不愧是慧眼独具。
该怎么说呢?老夫年少时曾浪迹诸国,于梦与现实之间、夜与昼之间频频往返。不过想必是疲倦了吧。或许是对梦过于留恋,仅想于其间苟活。结果到头来,沦为仅于书卷之中苟活。
老夫不乐见百物语闭幕。不管述足百则是否将起异象,都不愿见其就此告终。故此,才试图将之加以保留。这便是老夫未出版百物语的理由。
只愿于物语之中频频流转,或许亦打算就此终老一生。想必就是如此。
自此,老夫便未曾离开江户。不,就连房门也几乎没踏出过半步。封笔后至收养小夜之间的那些年,老夫可是一步也没踏出过京桥店家内的小屋。唉,也不知是因自己生性胆小,还是不擅于做结论。
噢,就别再提老夫的事了,咱们回头谈谈百物语吧。唉。至于稍早提及的青纸灯笼及灯芯,两者应算标准规矩。而且还是源自江户的规矩,是江户的文化人所创的法式。
噢?不、不,这绝对称不上高尚的规矩。百物语这游戏,并非仅限于有教之士间流传。想必在乡间,也有类似的规矩。于炉火旁为孩儿说故事,不也有一夜不可说太多的规矩?没错,正是如此。
既然是说给孩儿听的,想必净是些虚构的娃儿故事。没错、没错,大抵是民间故事。在同一夜里叙述多则此类故事,亦被视为禁忌。
这类民间故事应该净是虚构的。如今这类故事叫什么来着?就是曲艺小剧场的舞台上演出的那些个……没错,就是咄家所说的……是的,就是人情咄、怪谈咄、芝居咄、落咄一类。
所谓落语,想必原意即遗落的故事。噢?是吗?事实上,落语也曾被称为民间故事。
噢?是吗?这可就是另一回事了。
正马先生数度表示是神经过敏使然,让剑之进先生想到了累之渊?
敢问这是何故?噢,叫作《真景累之渊》?这指的想必是《累之渊后日怪谈》吧?记得老夫曾听闻的是这个书名。噢?原来如此,这“真景”,原来是“神经”的谐音?这可真是滑稽呀。三游亭圆朝果然令人佩服。
唉,圆朝的演出,可真是精彩绝伦,老夫曾观赏过好几回。安政大地震前不久圆朝先生担纲压轴的那场演出,老夫也曾前去观赏。当年圆朝年岁尚轻,仍是个孩儿,故并未吸引多少看官,但老夫可是甚为喜爱。《累之渊后日怪谈》就是当年的创作。是的,内容与二代目圆生的《累草子》截然不同。当时可是博得了不少好评哩。
毕竟是怪谈,老夫当时可是引颈企盼。之后,圆朝先生又创作了诸如《镜之渊》等怪谈戏码,不愧是个实至名归的巨匠。
唉,老夫已有多年未造访寄席,对其近日又创了些什么戏码,可就一无知了。
维新后,圆朝先生益发受人欢迎,看在老夫这老戏迷眼里,一则欢欣,一则失落,毕竟有几分自身所好已非一己独有的感慨。唉。似乎真是如此,据传涩泽荣一先生亦是圆朝先生的戏迷。如此看来,圆朝先生似乎颇受学者贤人喜爱。至于老夫这种小人物,可就无足轻重了。
噢?圆朝先生曾办过百物语怪谈会?曾办过一回?是在前年吗?噢,原来是大前年的事了?
如此说来,似乎曾见过报上报道此事。记得圆朝先生搜集了不少幽灵画作,当日便是挂起其中数幅,当场办起了百物语。记得是在柳桥,是不是?没错,当然是大受欢迎。
剑之进先生可就是忆及这件事?那么,与圆朝先生是如何结识的?噢?由惣兵卫先生居中引荐?惣兵卫先生也看戏吗? 噢?原来是透过惣兵卫先生的师父山冈大人?
可是山冈铁舟大人?唉,老夫竟然忘了,惣兵卫先生的剑术乃山冈铁舟大人直传。噢?老夫当然听过,此人可是鼎鼎大名的幕末三舟之一哩。
噢?圆朝先生与山冈大人,是三舟中的另一人高桥泥舟牵线结识的?唉,还真是段奇缘呀。
山冈大人乃千代田开城的大功臣,如今官拜宫内大书记官。除剑术之外,也好钻研书道,汉学、禅学之造诣更是精深。噢,记得此人还曾兴建寺庙。就连谷中的全生庵,似乎亦为铁舟大人所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