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4页)

她穿过马路,又忽然站住了,包着三角头巾的头再次转向电车的方向。虽然已经离得很远,修造还是看得出母亲脸上悲凉的神情。她的脚步突然像是缺乏自信似的踌躇着,好像本已拿定的主意发生了动摇,波及内心。

当时,修造真想从慢吞吞行驶的有轨电车上跳下去,飞奔到母亲身边。他脑海中瞬间闪过一个迫切的念头。与其说是冲动,更像是确信。他确信自己必须要带着母亲和小妹妹一起走,绝对要这么做。他不清楚个中缘由,只知道非如此不可。他觉得那一刹那,上天把一个机会交给了他。

但在现实中,修造什么也做不了。对一个十三岁男孩而言,无论是说服阿姨返回,还是一个人跑回家,都是不可能的。

就在第二天的三月十日,东京的下町地区在大空袭中化为焦土。母亲和小妹妹双双葬身火海,再也回不来了,连遗骨都未曾找到。

“爸,吃饭了。”女儿的喊声使修造猛然回过神。这时他才发现,自己还直愣愣地站在半开半闭的卷帘门前。飘扬的小雪不住地落在他的头上、肩膀上。

事到如今,为何还会想起那些陈年往事呢?

人行道上,少年的足迹依然淡淡地印在白雪之上。据说今夜会有一场大雪,这行足迹,连同少年内心的挣扎留下的痕迹,都将消失得无影无踪。

虽然对此心知肚明,不想的预感却依然徘徊心头。没有强行拉回那个孩子的后悔没有消失。在决定性时刻未能作出决定性选择的焦躁感变成苦涩的回味,渗透到女儿亲手做的饭菜中,虽然有点捉摸不定,却切实体会得到。

那孩子到底是谁?住在哪儿?小林修造忧心忡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