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阅读背景:字体颜色:字体大小:[很小较小中等较大很大]

第十六章(第4/6页)

王格东无奈抿抿嘴:“没办法,这么大的小区,东南西北四个门,想管也管不过来。机动车呢,都有登记的吧?”

“我们问过了,白天对机动车大部分还是会放行的,过了晚高峰后,外来车辆一般不让进。”

王格东思索一下,道:“回头需要查查,江小兵案子当晚经过安乐路的几十辆车子,最近一段时间里有没有进入过滨江小区。”

“这个……李家案子中用不着车子,你看那个胖子是步行进入的,他那位同伙只负责按遥控器,也用不着车子吧?”

“话是这么说,但不排除凶手犯罪前踩点会直接开车进来。”

“可是滨江小区太大,每天出入车辆上千次计,监控探头也不能把所有车子的号牌都清晰记录下来,这块的工作量实在超出我们的人力范围。外加如果凶手即使踩点是开车进来的,也许用的不是同一辆车,或者号牌换了块,这部分工作就查不下去了。”

王格东也很理解,首先凶手踩点未必是开车,即使开车也未必是同一辆车,即使同一辆车号牌也可能换了,而且到底哪天来踩点的,是在案发前几天,还是案发前很多天呢?这些都无从知道。别说刑警队只有二十来号人,就算两百来号人,要把每天出入滨江小区的上千次车,每一辆都去比较是否是安乐路几十辆车子中的一辆,这工作量也承担不下来。更何况如果凶手这次犯罪压根没用过车,岂不是大量排查工作都将是无用功?

王格东思索一番,靠监控确认车子是否重复,实在不靠谱,他转念一想,道:“换种方式,你回头再派人对那五十多名车主排查一遍,看看他们李家案发当晚在哪,有没有确凿可靠的人证或不在场证明。当然,如果是凶手,他一定为当晚的行踪做好了准备,会伪造证据让警方排除他犯罪的可能性。嗯,你在调查完后,整理一份详细的报告,把每个人当晚的行踪,和支持他行踪的证据列好,我要逐一看过,看看谁在说谎。”

“好的,这块工作待会儿马上去办。”

“一定要抓紧时间,现在才过三天,早点调查更容易有突破,拖久了对这些车主当晚的行踪更不好确定了。”

随即三人继续朝前,往李家走去。一路上王格东再次把所有路段的细节、监控全部记在心里,到了李家门前。

此时李刚家中聚满了帮办丧事的亲友,他们三人没有进入,而是来到别墅周边查看了一番。

王格东道:“刚才我看过了小区内的监控,有几个路段监控有空缺,凶手很容易避开绕过去。”

林杰道:“是的,除了进出大门和胖子刻意留下的那个监控外,都没发现胖子身影,显然他是绕过去的。”

陈法医指着西面的一块绿地道:“老大,我们推测凶手当时就躲在这里树丛里,用遥控器控制喷瓶。”

“草地也查过了吧?”

“恩,没有发现遗留线索。包括脚印,由于走过的人很多,也没办法知道哪个是凶手的。”

王格东面色阴沉,今天这一趟对凶手的犯罪经过又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但对案件的侦破工作没有取得实质性的进展。

他凝神半晌,道:“林队,回去马上查安乐路上的车主当晚行踪。另外,这几天被李家新案子耽搁了,回头甘佳宁同学,尤其是吴刚这一块,马上继续查。”

“好的,我赶紧办。”

“另外,你明天陪我去趟何家,我要找甘佳宁婆婆聊一聊。”

陈进再次绕着这个安保严密的高档公务员小区走了一圈。

表面上看,进入实地踩点的机会实在渺茫。门口保安对出入的人员、车辆管理十分严苛,整个小区一圈都是高墙,别说他身体素质差,即便他是个运动明星,也爬不过这堵高墙。

要进小区,只能走正门。但正门安保严密,几乎没有可乘之机,这可怎么办?

不如先做了张宏波,再回头解决范长根?

陈进犹豫一阵,还是否决了这个想法。继续按计划进行吧。

但如何踩点呢?

陈进张望了一圈四周,这里属于县郊,周围没有高楼大厦可供俯视小区全景。随即他的目光落到了不远处的一座山上。这是最近的一座山,从高度上看,站在山上足以看清小区的全景。但距离太远了,需要借助望远镜。普通望远镜看不清一两公里外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