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阅读背景:字体颜色:字体大小:[很小较小中等较大很大]

第43章真相是假(第3/4页)

……真是一地鸡毛啊。

唐刀客这一连串举动,从一开始,就意在挑起三家纷争。

剑川三家,暗斗多年,如今一具意外出现在三家交界处的尸身,将暗斗变成了明争。

不管那名弟子是不是祝明朝所杀,她想要让飞花门染上嫌疑,在有杀人嫌疑前科的飞花门遭遇声讨时,再帮助飞花门,进而巩固两家同门,共御青霜门。

是以,她将尸身调转向飞花门,谁想飞花门弟子痛恨青霜门,紧接她之后发现尸体后,又将尸体对准了青霜门。

此事一出,三家立时封川,却始终查不出幕后之人究竟是谁。

唐刀客,或是唐刀客的同谋,在大家正紧张之时,又添了一把火。

一封伪造的“父亲病危”的家信,将青霜门弟子苏平从川中骗出。

其余两家质疑严无复私纵嫌犯,严无复性格暴烈,不肯认错,于是,三家对峙,情势危急。

而封如故,因着这起案件事关自家徒弟桑落久出身的飞花门,恰好到来,矛盾暂解。

这时,苏平已赶回清平府的家中,发现父亲无事,猜到师门或许会因此遭难,星夜兼程地赶回。

唐刀客算准时机,向三家掌事中最愚蠢的花若鸿递出了那把唐刀。

这明摆着是那名刀客惯用的阳谋。

……我把刀递到你的手上,让你去杀苏平,且我递的是唐刀,明显是在暗示你可以借我之名杀人。

你尽可以怀疑我此举的用意,但此事一旦做成,同样对你有大大的好处。

所以,你做是不做呢?

……

事实上,他的阳谋收到了奇效。

祝明朝虽坚称,她只是调整了尸身方向,意图将矛头指向飞花门,挑动川内对飞花门的敌视,再适时出手,帮助飞花门,从而巩固两家已经渐趋松散的同盟,但是,一切都只凭她的一张嘴。

她无法自证。

世人皆知祝明朝心思深沉,若说是她勾结外人、里应外合、调转尸体方向,栽害并拉拢飞花门、寄出假信,也不是不可相信。

祝明朝纵有再多智谋,面对如此死局,也是无用。

而三家在灵堂里订下的灵契之约,说得清清楚楚,哪一家牵涉入此事,哪一家便要对此负起责任。

百胜门祝明朝、飞花门花若鸿,均不同程度地涉及此件恶事,有违祖训,不日驱出剑川,留下剑谱,生路自谋。

剑川三家,因为一桩扬名道门的唐刀杀人案,分崩离析。

接下来的几日里,剑川内人事变动诸多。

杀人的毕竟是桑落久的生身父亲,且他已经被五花大绑送去风陵,为他所做的孽事而接受道门公审,罗浮春怕师弟留在这里会触景伤怀,向师父请求,想要离开,封如故却说,他们奔波已久,不如留在剑川,暂且休息三四日。

而严无复自然也不会拒绝封如故留川休整的请求,拨了一间安静的院子,由他们居住。

在两家心不甘情不愿地各自将剑谱移交给青霜门那日,封如故去见了严无复。

他去时,严无复正在吸烟。

他靠着火塘吸水烟,烟筒水声呼噜噜地轻响着,烟雾朦胧间,他的身影愈加干瘪瘦小,毫无仙风道骨,倒更像一只面无表情的纸人。

见了封如故,他也不讲那些繁文缛节,连起身相迎都懒得做:“云中君,请自便吧。”

此时正值入夏,火塘热力袭人,但在剑川这种偏潮湿的地方,四季皆可抽水烟。

封如故自行坐下,取了自己的竹烟枪及烟叶,问严无复要不要试试。

严无复摆手拒绝。

待封如故坐定,严无复方道:“云中君这几日在川中行走,见到人事变动,可有什么心得或是想法吗?”

封如故笑说:“有自是有的。我看得出来,此事对飞花门打击巨大,不少弟子心灰意冷,退出道籍,飞花门十去其半,剩下的弟子也是惶惶不可终日。……相反,百胜门虽然也有弟子流失,然而大部分得以保存,毕竟祝明朝只是有涉事的嫌疑,并无真凭实据,而花若鸿可是板上钉钉地杀了人。”

他吁出一口薄烟,竹香烟雾与水烟雾气渐渐融为一体:“据我所知,祝明朝心智过人,能背记百胜剑法心法,飞花门被驱赶出川之后,尽管有祝夫人掌管,但建制已经零散,若找不到依靠,怕不日便会一溃而散。好在祝明朝并不计较姐姐当众揭发她的事情,有意将飞花门与百胜门并为一门,名唤‘百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