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阅读背景:字体颜色:字体大小:[很小较小中等较大很大]

第624章(第4/5页)

战场固然是生死存亡的地方,同样也是建功立业,增加自己实力的地方。

重点是,国敕征兵令不同于另外两个征兵令,世家可以名正言顺地提携手下、招收人手、扩充兵力。

算是折中互利的做法吧,为了让贵勋世家更好的出力,国敕征兵令下,皇室统治者是默认他们能够带着自己的人手人马就近安排的。

什么顺应民意、为国为民……

嗯,是真的。

想要消灭疫鬼没错,但是更多的还是战争背后的利益。

有底蕴的世家知道,这次战斗,输了就什么都没有了,但是赢了,就是重新分蛋糕的时候,怎么可能错过。

他们人丁兴旺不错,但是人丁多了,资源就不好分配,特别是每个忍的前程最不好分配了。

不论是做官还是占地盘,都有范围限制的,国家人就这么多,地就这么大,官位利益就这么多,一个萝卜一个坑的,太平时代可操作的地方不多,战争时期又有损耗的危险,哪里像这次这样,是全国性的战争。

危险性没有减低,但是这个危险是所有人同调的,当危险程度相同的时候,算计上就可以等同于无了。

绝对是以小博大的最佳时机!

只要这场战争胜利之后,自己的人还活着,那可造作的地方就多了。

这也是世家们在这次国敕征兵令中,被查出一大堆的隐匿人口、田地、财产,以及持有双重、甚至多重身份,这些种种在盛世安稳时期可以说是重罪的,瞒天过海的犯罪行为时,一点意见都没有的就乖乖认罚的真正原因。

在按照户籍一一对照征兵的时候,全国哪里多了什么人、少了什么人,什么地方有什么样的资源,根本就不经查。

紧急时期,法不责众。

为了平稳,谁都不会揪着这个不放,为了不弄出更大的矛盾,也为了战争物资补给需要,只要权贵们勇于承认错误,将隐匿的人口、天地、财产新登记理顺,销掉多重身份,补足税额以及罚额充当军费后,记个小过的,就没有问题了。

老国公打贾宝玉主意的原因,就是想从贾宝玉手中拿到足够金家上战场的人手(炮灰)和物资。

贾宝玉也是贾家仅剩的独苗了,按照规定,他是不用上战场的,总不能让贾家断子绝孙吧。

但是这个豁免优待,只是作用在贾宝玉身上,他从贾家带来的奴仆、门人、幕僚却不在这个豁免的范围内。

应该说,本来就想着借助躯壳的资本大干一场的“贾宝玉”玩家,从贾家带来的人,都是能用得趁手的精英,更是完全符合征兵标准的精英。

不像聂家,家族中的精英都死在边城了,带回来的人中,大部分都是老弱病残以及依附着聂家生存的奴仆们的遗孤之类的人手,聂茵茵(林岚)不否认,这是聂家上任家主有意为之;

也不像林家,没有族亲,家产上贡给国家后,除了最基本的自保之外,林家(表面上)根本没有留下更多的东西。

可以说,如果贾宝玉不上战场的话,他手中精心挑选出来的势力,就会藏无可藏的,被有心人分刮得一干二净。

国敕征兵令一发出,就决意老当益壮的上战场拼一把的老国公,就看上了贾宝玉手上的东西了。

聂家手上的东西,老国公也眼馋,但是他知道,聂家已经和皇室绑在一起了,轮不到他伸手,也不敢伸手。

林家嘛……

那些留给小女孩的东西,说实话,有点寒酸,除了拎不清想要补贴家用的金二夫人,估计也没有谁会看得上。

金国公府和其他权贵一样,也因为隐瞒人口、田地的被罚了一大笔,虽然没有伤到筋骨,但是也得缓一段时间了。

嗯……

能缓过来的大前提是,金国公府不需要带人上战场。

战争是一项很现实、很烧钱的玩意。

想要手下为你卖命拼命,在国敕征兵令的大环境下,你得付出足够的酬劳才能拉起队伍。

为了网罗民间的高手们,从皇室到权贵世家,其中门道多着呢。

国敕征兵令一出,大街小巷都是世家们贴出的招兵信息,报酬一个比一个丰厚就不说了,有本事的一下子就能攒够一家三代用的资费,不可谓不大方了。

皇室因为至高无上的地位,主掌着官员任命册封权,所以表现得非常矜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