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第2/4页)
也许是因为刚才被她哄高兴了,这次赵昱看着她的动作,扬了扬眉,却并未阻止。
漱石先生的画千金难求,天底下的书生都倍加推崇,昨日赵昱带着闻茵上台将那副画领走,有不少人都看见了他,回头也有不少人打听他的身份。
许是从郑王两公子那边流出来的,等赵昱再出门时,不少人都知道了,他是当今贵妃娘娘的表兄。
有贵妃娘娘撑腰,大家可不敢在他手上抢东西的,只能暂时歇了这个念头。
但是赵昱再带着闻茵上街时,可有不少人把他认了出来。
还有书生主动来与他寒暄,想要能多看几眼漱石先生的画作。
赵昱刚开始还有几分兴致,后来来的人多了,他就烦不胜烦,连忙找了一间茶楼的雅间躲进去,关了门,便把所有人都挡在外头了。
赵昱心有余悸地道:“这什么先生竟然这么出名,早知如此,昨晚还不如不要这个彩头了。”
闻茵笑道:“可夫君不是还答应了两位公子,说是改日要邀请那两位公子赏画的?”
“到那时,我就说他已经将画卖了,他们自然就不敢想了。”赵昱一挥手,道:“等我回京城了,他们就算是想找人也找不到,我是说了给他们看,可没说什么日子,再说了,昨晚他们不是已经见过了?”
“夫君还想要卖画?”
赵昱瞥了她一眼,见她满脸紧张,就知道她是什么意思。
“你放心,我说了要把彩头给你,给了你的东西,如何能再要回来?”他说着,又忍不住小声嘀咕:“看旁人的画倒是看得起劲,朕特地给你画像,你倒好,还稀罕别的男人的画。”
闻茵放下心,自然也多说了几句体贴的话。
赵昱打开小窗,听底下书生们谈论。
今日书生谈论还是关于昨日漱石先生的画,还有一小部分人正在说着刚到江南的新农具。
“听说是京城来的,是皇上想出来的。”
“我的伯父家中就得了一个,他亲口说的,比从前的还要方便许多,省了不少力气。”
“若是好用,等再过些时候,就要在江南推行,能省不少力气。”
“皇上可当真是个好皇上,先前大坝的事情,也是多亏了皇上才能被发现,如今大坝也在抢修,我们江南百姓们的性命可算是保住了。”
“皇上可当真和从前不一样了。”
赵昱听得心花怒放,脸上的笑都止不住。
等关了小窗,他还回头对闻茵说:“江南的百姓们也都会说话的很,说的话句句都讨人喜欢。”
闻茵莞尔。
“可他们为何将那农具的事情安到了我的头上?”赵昱不解:“那新农具是你手底下的人研究出来的,也是你跑到农田里推行,怎么到了百姓口中,就成了我的功劳了?”
“自然是夫君您的功劳。”闻茵道:“我也是在为夫君做事,无论我们做出了什么,都是夫君有眼光,先招揽天下能人,而后才有了之后的成果,说来说去,不还是夫君你的功劳吗?”
赵昱不赞同:“先前的那些,我也就认了,可此事我却一点也没插手,全变成了我的功劳,那你们不就白干了?”
“按照功劳,各有赏赐,也不算白做事。”
“赏赐也只是一些银钱,你怎么不说你自己呢?”赵昱道:“在京城也好,到了江南也好,全都是你在辛苦,怎么到头来,连一句夸你的话都没有?”
赵昱再回想起放下那些人的议论,便有些不自在了,甚至还想再掏一回银子。
闻茵道:“从如今看,这些功劳都该给您,才比较合适一些。”
赵昱不太明白。
闻茵便给他讲:“您也知道,先前您在百姓心中……也有些不太好的传闻。”
赵昱:“……”
他当然明白,百姓们是如何谈论他,又有多少人骂他,他都清清楚楚的。别说在背后骂的了,上辈子闻英还当着他的面骂过他呢。
“那、那又如何?”赵昱梗着脖子道:“我如今都已经改了!”
“也正因如此,才需要给您造势。”闻茵说:“在百姓心中,您做的事情越多,他们就越信任您,崇敬您,打从心底爱戴您。有大坝一事在先,江南的百姓已经对您感激不尽,这是救命之恩,而新农具也与他们的衣食息息相关,这是您发明出来的,只要农具还在用的一日,他们就会多感激您一日,也能打从心底觉得您是个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