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阅读背景:字体颜色:字体大小:[很小较小中等较大很大]

第37章(第2/3页)

赵昱:“……”

他张了张口,有千言万语想要反驳,可对着闻茵诚恳的目光,又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他在心中想:自从他让闻茵说真话之后,闻茵说话可真是越来越不好听了……

底下书生们的议论声也渐渐低了。

众人不会在一个问题上纠缠太久,方才还在说着新举措,后来也不知道是谁岔开了话题,很快便又开始说起了其他事情。

赵昱听完了,才合上小窗,仍然有些意犹未尽。

“夫君听高兴了?”

“高兴了。”赵昱顿了顿,又摇了摇头:“不对,还没有高兴。”

他说这番话,分明是还要继续在京城里逛逛的意思。

闻茵就继续给他介绍:“这茶楼一天到晚人都多的很,到了夜里关门时,这些书生才会离开。若是要听意见,便是这儿人最多,意见也是最多。”

赵昱挥了挥手,满不在乎地道:“这儿意见虽然多,却都不是什么好意见。”

闻茵颔首点头,又反过来问:“那照夫君看,那些为火|药|弹说了好话的人,就都是眼光好,也能提出好意见的人?”

赵昱刚想要点头,只是下巴抬起还未放下,脑子里便灵光一闪想到了什么。他警惕地朝着闻茵看去,总觉得闻茵话中有话,并非这样简单。

赵昱仔细想过,含糊地应道:“也……也不全是……”

闻茵一副仔细听的模样。

他重重地叹了一口气,说:“我还以为这些读书人,也都是些聪明人。”

闻茵笑了笑:“读书人也的确算作是聪明人。”

“哪里聪明?”赵昱往外看了一眼,外头可有不少人说了火|药|弹的坏话。

“读书明理,自然是聪明。”

“若是明理,难道连火|药|弹的好处都不明白?”

“那就是读得不够多。”赵昱顿时得意,一副终于找到了她的错处的样子。

闻茵笑问:“那依夫君看,为何他们的书读得不够多?”

“那一定是他们偷懒了。”赵昱说起这个可是经验丰富的很:“读书人上私塾,上书院,有老师教导,若不是偷懒,为何会读得不够多?”

“或许是书不够。”

“上回我出……出门时,可是都见到了,京城里可是有好几家书肆,里面满当当的都是书,为何会书不够?”

闻茵脸上笑意更深:“书肆里的书也并非是白看,买书可要费银子,穷人家读书连笔墨纸砚都要紧着用,若是要读书,只能找同窗借来抄去。若是富贵人家,家中便有书房,里头的书是世代积攒下来,读之不尽。”

赵昱的眉头又皱了起来。

“如此看来,那书生愚笨浅薄,也并非是他的错。”

闻茵道:“穷人家读书都要费不少力气,若是要考中科举,便更加艰辛。寒门难出贵子,可高门也会出纨绔,许多人借着祖辈余荫,小时便懒散度日,大了也是不知上进,囫囵过一辈子。”

赵昱听着连连点头,刚要说赞同的话,抬头与闻茵的视线对上,见她一眨不眨地看着自己,愣是被看得有几分心虚。

也不知道是不是他的错觉,总觉得闻茵好像意有所指。

可他难道是那种纨绔不成?

赵昱沉思片刻,想起自己兢兢业业勤勤恳恳的批改奏折处理政务,脸色才缓和了不少。

他怎么会是那种败光家业的纨绔!

“照你这样说,就算是让全天下的人都能够读上书了,也还是不够。能读书,却还是看不了书。”

“百姓们过的如何,也全都要看皇上如何做。”闻茵道:“皇上仁慈,百姓们就能过得好,皇上心怀天下百姓,百姓们便能过得更好。”

赵昱忽然感觉自己责任重大。

“那你说说,我该如何做,才能让天下百姓都能读的了书?”赵昱说:“难道我也要开一个书肆,将这些书全都送给这些书生?”

闻茵提醒:“一本书的价格可不少,若是要放开了读,一年就能读数十本,天下有多少读书人,每一本都要出银子,又得花多少银子?”

都不用闻茵给他算,赵昱便已经感觉到压力大。

他的国库也经不起这样摧残,这会儿他也就只有一个卖烟花的营生,烟花挣得银子虽然多,可还要拿出来给那些新奇点子发赏银。更别说天底下这么多百姓,每人一本书,都要掏空他的私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