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虎背(第2/4页)
她淡定地揭开药罐的盖子,大体上没大碍,又拾起扫帚,里里外外仔仔细细地清扫了一遍。
外面徐步阳杀猪似的喊:“别打我!有话好好说……”
罗敷烦躁地待了一会儿,探头发现侍卫都来拉架了,只好踱出去,心烦意乱地道:
“吴老先生,趁我不在动了炉子本就是你不对,方先生说两句,绝无带兵上阵的理。”
方继老泪纵横,拿手杖指着他道:“当年在这赵王府里,你这小人污蔑我给老王妃用错了药,害得我漂泊多年,如今竟还是如此嚣张!”
侍卫们一听,纷纷震惊地松开手。
徐步阳赶紧道:“老人家气急了说胡话,小哥们别信。”
罗敷立觉不妙,原来是想起旧事才这么激愤。吴莘品性不好众人皆知,平日睁只眼闭只眼也就罢了,这下要是闹大,赵王指不定要找医师们的麻烦。事关老王妃,可不是小事啊。
“都别吵!有事屋里说!”
事实上罗敷一万个不愿意把他们带进来,刚扫过的地又脏了。吴莘眯眼喘粗气,稀疏的小胡子翘了两撇,配上一副顽固的神情格外滑稽。罗敷扑哧一声笑了出来,转过头抖着肩膀,好一会儿才正色道:
“不指望吴先生给我道歉,您给方医师道声对不住,做的到吗?”
吴莘拈着白胡子,“秦夫人,别怪我多事,我也知晓方公子身上的毛病,进来看看本是好意为之。至于你这老家伙,我几十年前只是个良医副,医正的决定,我能改得了吗?况且你……”
罗敷捂着额头,这人到底是怎么当上左院判的?不仅风骨不正,还恬不知耻了!
她温声对方继道:“别和他计较啊,多谢您了,让师兄陪您回厢房去,明日我让他登门赔罪。”
“想得美。”徐步阳和吴莘异口同声道。
罗敷阴恻恻地看着他们,那眼光锥子似的,两人终于闭了嘴。
徐步阳奉命带方继一步一回头地走出去,她觉得浑身都要散架了,真是做不来这种事。
吴莘待人都走了,才露出讪讪的表情:“秦夫人,多年的老习惯,改不掉。”
这算是解释?
罗敷不想跟他说话,他在屋里溜达了一圈,指指点点:“这里,火大了,所以扑小了些;那里,水放少了,我就加了几勺。秦夫人,先前我不在这儿,你和姓徐的那小子准备怎么办?你可别忘了,我比你更熟悉方氏的隐秘。”
纵然她最烦这种人,听到他提起方琼,便缓和了语气,淡道:
“先生打算怎么办?”
在嘉应的时候吴莘和方琼在客栈里深夜谈话,她听了壁角,晓得这位前左院判对方氏了解甚多,方琼一开始瞒着她,却没有瞒着吴莘——抑或是吴莘从头到尾都清楚,就是没说出来。他活这么大岁数,最不缺的就是心眼。
吴莘捡了把矮脚椅坐,“方公子去黎州了,不过就是他人在这儿,你们俩也够呛。等下个月初五越藩寿辰一过,大家一起去绥陵,再另想法子罢。”
他想了想,又道:“再和秦夫人说件事,大人别传出去就行。”
罗敷起初没兴趣听,他说到一半,她却不禁放下了手里的扇子,正襟看着老人。
吴莘说的是一件四十年前的事。
原来他和方继都是渝州人,当年同在赵王府上作大夫,某天老王妃得了怪病,赵王是个孝子,不知从何处得来一株稀世罕见的草药,准备给母亲做药引。吴莘家里是当地的大医户,祖上传下来辨认古籍药材的本事,认得那是一株解热毒的樊桃芝。他和良医正切了一小块试试效果,炼成了两瓶汁液,但他们住的屋子遭了窃,别的都没丢,一整株樊桃芝连带一只小瓶子却统统不见了踪影。
两人慌得六神无主,良医正提议既然还剩一瓶,那就用别的药材顶上,王妃的病听天由命。吴莘想到若事情都出去自己也脱不了干系,便同意先把一半的量先给老王妃服下,再另寻其他互不相克的草药和剩下的一半混在一起。老王妃服了第一剂药,病有了起色,第二剂药却出了问题,赵王要拿他们开罪。当时府中正好新进了几个年轻的医师,也参与了诊治的过程,医正和医副顺理成章地把责任推到了他们身上,其中就包括方继。其他的医师有家族庇护,被赶出府后也没吃多少苦头,但方继就倒霉了,颠沛流离去了洛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