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庆长 这里如此之美(第4/16页)
清扫,烹饪,熨烫,清理家务。空闲时,阅读,看碟,独自出门,即使是每天坐渡轮的事情也从不厌倦。有时清晨,有时黄昏,用定焦相机拍下天空、云朵与建筑的照片。她不看电视,不读报纸杂志,不谈论时事政治,不知晓热点新闻。一概不知,不闻不问。同时,阅读古代历史、古代艺术史、古代笔记以及地理生物天文人类学等各种专业领域的书籍。读大量宗教和哲学的书,也读中医和中药的书籍。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如同依旧住在高山之巅。
她渐渐明白和接受自我的处境。不合时宜是一种选择。她选择倒退性的隐遁的生活,以此对抗心存失望的时代。也许随时会被吞噬。她信任和执着过的事物,最终都与无常相关。包括与清情池之间的情感。
她察觉到在香港生活大半年,他在现实生活中对她逐渐积累起来的不适和退缩。
在生活形式中,他们不是归类于共同目标和属性的人。他需要一个漂亮的衣着时髦能帮他策划家庭聚会的太太,可以对他的老板和同事以熟练英语谈笑风生,联络感情建立交际。他需要一个活泼的生机勃勃的伴侣,畅谈各种话题,进行娱乐,放松工作之外疲惫不堪的身心。他需要一个有健康身体和良好生活习惯的女人,不抽烟,不喝烈性酒,不热衷刺青,没有抑郁倾向,不吃药物,顺应和投入社会,不是对抗和脱离。他需要一个对他持有崇拜尊重的爱人,温柔,天真,娇柔,仰慕,依赖他的智力和经济能力,对他付出信任和顺服,而不是挑出对抗和辩论。
她的直觉告诉她,他在现实和期望之间,物质和精神之间,最终偏向都是实际的有形的层面。他需要的只能是于姜这样的女人。她和冯恩健都不是。冯恩健令他厌倦。而她使他认清自我,认清自身的无力和无法超越。这最终会成为一种心灰意冷。
于姜的电话,也从未停止。
在深夜或任何一个随心所欲时段,直接打进来,恍若依旧是正牌女友。他一如以往在她面前选择接听。冯恩健也有电话,冷静简洁,从不拖泥带水,他们的确在协议离婚,只是过程复杂需要确定琐碎细节。电话里传出的,有时是于姜活泼娇柔令人心神愉悦的声音,发出清脆笑声。他的对应简洁,很快结束,态度温和,无意间流露出习惯的熟络感觉,应对之间自有一种节奏。有时,是她的哭叫和发作,在电话那端大声指责怒骂,他沉默忍受然后挂掉。
她从未打算退出他的世界。他也从未对她做到斩钉截铁。事实上,他需要这种被依赖和倚重的感觉。这是周庆长不能带来的。庆长甚至从不撒娇。
他依然给于姜资助,不隐瞒庆长。理由是,他离开对于姜造成精神创伤,在物质上他需要给予补偿。他说,她还年轻,跟了我那么长时间,我对她有责任。他如此暧昧不清,半推半就。也许出自本性的多情软弱,不愿意决绝舍弃一段持续过的感情,以此满足男性自尊和情感需求。从某种理论上推断,他以后对待冯恩健或者周庆长,也会如此。这或许是一种善良,或许不过一个男子的虚荣心。这种边界不清注定带来损伤。
庆长没有与他强硬对抗这种态度。她内心早已分晓,于她,许清池是唯一的男人。于他,周庆长从来都是生活的一部分内容而不是全部。不管她置于何种位置,这就是许清池的结构。定山从没有因为女人的问题让她生气,并坚决与她对峙,绝不改变自己。他安宁平静陪伴她,为她默默做出一桌饭菜,不与人纠缠不清。清池吸引女人注意并且对她们具备持久魅力。他内心缺失之处需要来自对女性情感的征服和操纵。他从不愿意失去这种支配权力。
清池一直希望她戒烟,但她没有戒。他希望她能够怀孕,她也一直没有怀孕。她知道也许怀孕能使清池促进解决问题的速度。连她自己也确信,如果和清池有孩子,孩子会好看,聪明,敏感,独特。但不知道为什么一直没有。也许因为生活不安定,看不到明确稳固的未来,她内心缺少真正的迎接和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