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善有善报(第3/3页)
当日他保孙尧性命,只是觉得孙尧无过错,不忍他丧于张乾之手,徒留下老父老母和年少的弟弟以泪洗面。
至于给孙尧的两千两白银,也是因着孟庭受善念驱使,怕孙尧丢官后带着家人颠沛流离。
两千两白银对于孟庭来说,不是个小数字,但并未伤筋动骨。
就像韩嫣会为了韩茵而掷出五百两黄金一样,孟庭也觉得,钱是死的,人是活的,但凡他想要帮也能够帮的,他就愿意一帮。
孟庭从未想过孙尧以后能报答他什么,他不介意。
却也不曾料想,孙尧在拿到孟庭给他的银票时,就已经发誓:他要谋得来日回归京城,但凡孟庭有用得上他的地方,他定当涌泉相报。
如今,报答的机会终于来了。
孙尧用他积攒的钱财,弄到了大批的赈灾物资,交由孟庭处置。
这对已经濒临重压崩溃的孟庭来说,不啻于是久旱逢甘露。
他接受了孙尧的报答与善举,因着惊喜,这素来冷漠清淡的人,亦激动的红了眼眶。
依着孙尧所说,第二天中午不到,孙尧置办的粮饷物资就到了。
那真是庞大的物资,孟庭领着人点数,各种门类和数量几乎能将目前的物资缺口尽数补全。
孟庭说不出心中是个什么感受。
激动、喟叹、感动、欣慰、放松,种种情绪在他心底愈演愈烈。
他也好,桃山城的百姓也好,孙尧突如其来的帮助就像是在数九寒冬中点起了温暖的火盆子,将所有严寒都驱散殆尽。
原本在死局边缘强撑着的形势,就这么完全扭转,再无后顾之忧!
何其戏剧,何其的否极泰来!
孟庭不由在心里感叹,若是从前他没有管孙尧的死活,那么今日这一劫,他就是能过得去也要褪三层皮。
一念之善虽小,却犹如菩提花叶,一花一世界。
今日的滴水之恩,或许便是他日的雪中送炭。
善因结善果,这是他孟庭之幸,也是孙尧之幸。
而桃山城的百姓们,也不必因着汾阴公要坑害他孟庭,而跟着被拖下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