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第3/4页)
国公府就交给了阿灵阿的亲妹妹苏日娜,苏日娜今年已经十八岁,阿灵阿本来已经在为她看京中的亲事准备年后安排她出嫁。
如今这状况,婚事只能往下半年拖了。
珍珍走的时候还不忘安慰苏日娜:“你也别急,你哥哥说婚事都要好好看,拖一拖能看得更准。再说拖久了还能多备点嫁妆呢,你往大里想,阿灵阿不缺钱。”
要不是京城严肃,苏日娜差点笑在珍珍肩上,“我的亲嫂子,哥哥总说您欺负他,您还真欺负他。”
“这不是对不住你嘛,唉。”
苏日娜宽慰她说:“不用着急,我也没那么想嫁人。在家里才能请教您家舅爷爷多习字练画,嫁人得相夫教子哪有这时间。”
说完就把珍珍塞进了轿子,珍珍自己是早恋早婚早育,不明白她们这些大龄未嫁贵女的心思。要不是宫里的人在等,她差点就冲出轿子拉着苏日娜好好问问究竟。
可转念一想,阿灵阿这个亲妹妹从小就主意大,单看她满屋的王羲之就知道是个心性不一般的人。
轿子中一颠一颠的珍珍又想起了那个老问题:五福和平安长大了要是不像父母期盼的那样,他们该如何啊?
在这个如支柱般的长辈们离开和即将离开的冬日,珍珍对这个问题的想法和感触,比之往日又多了许多。
想着想着,她又想起了自己原来的父母,再想着想着,她突然默念起一句话来:“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我现在想想,我那时真是太聪明了。”
珍珍怀着这感叹,走入了慈宁宫。
太后一直坐在慈宁宫大佛堂里为太皇太后诵经,几位公主和攸宁都跪在她身后陪着诵念。
德妃刚巧从太皇太后养病的东偏殿出来,朝她招招手,带着她往慈宁宫后的院落走去。
“大格格说你且和她住一个屋子,旁的没什么,你就晚上多劝大格格吃点东西。她上回生孩子难产,身体还虚。”
嘴里说着别人虚的德妃自己却猛地咳嗽起来,她扶着门框咳到脸色发紫,猛吸一口气才缓了过来。
珍珍担忧地替她抚着后背问:“姐姐,你这是怎么了?”
“有点不舒服,没什么大事,别担心了。”
她把珍珍推进攸宁的屋子,转身合上门,拉她到里间嘱咐她:“白日里就别出去了,如果有……”
她深吸一口气,才把话说下去:“如果有什么大事,大格格会派人来通知你,只许认大格格身边和我身边的人知道了吗?”
珍珍点头,问:“姐姐,宫里很乱吗?”
德妃揉揉额头,微微颔首算是默认。
“很乱,现在只是刚刚开始,后面还会有。”她闭着眼靠在珍珍肩头说,“我还记得宫里上次这样的时候,是孝昭皇后大丧……”
她没有再说下去,而是握了握珍珍的手,“看好大格格,看好皇太后,别让我担心你。”
珍珍举起四根手指郑重向姐姐发誓,德妃如同小时候那样捏了下她的鼻尖,又问:“有带些书或者别的吗?白日里在屋子会有些闷。”
珍珍说有,德妃这才放心匆匆离去。
待姐姐走后,珍珍从自己带的包袱深处拿出自己准备的书。
封皮已经被阿灵阿嘱咐文桐拆去,翻开内页赫然写着:大清律例刑律诉讼之一越诉讼。
她掏出一只炭笔搭着一叠纸飞速地翻看起来,边看又时不时在纸上写下笔记。
阿灵阿不是想改吗?男人可以打仗,而她这个前律师也可以有事做。
…
在所有人都屏息而行的日子中,岳乐的遗体在十日后运至京城。
是日是正月初九,京师暴雪,乃去年入冬以来的第一场大雪。
康熙自己虽然不能亲临,但派出了最高规格:在京自亲王以下五品官以上所有人都前往安定门迎接。
此外他还特意派了两位皇子代表他穿孝前去迎灵,一个是国家未来的储君太子胤礽,另一个就是爱新觉罗宗室下一任的宗长大阿哥胤褆。
大学士傅达礼和理藩院尚书阿灵阿在灵柩抵达前一日,受康熙特谕主持迎灵。
暴雪遮蔽了朝阳,上千人齐集在了永定门前静静等候。
尚书中说:安定厥邦。安定门,是京师的面北正门户。
京师九门其他八门都供奉关帝,唯独它供奉真武大帝。